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中国供应商 商务 物联 应急 教育 体育 生态 双创 儒学 娱乐 微视 健康 生活 食品 国版数创 道家文化 音乐 记录中国 演艺 科学 特产 电商中国 母婴 数字经济 中国溯源 产业供销 全球甄选 中医肿瘤 民族 数智中国 公考中国 康养中国 影视 动漫 高校中国

丝路中国 中国湖北 新山东 东海资讯 中部纵览 中国四川 七彩云南 浪潮资讯 衢州有礼 新温州 海丝泉州 海峡 常德 时代吉林 一病一学 兴安岭上兴安盟 投资山西 东北振兴 Hello天津 圣洁西藏 天辽地宁

事发两年后,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8月4日晚,这起案件的原处警民警陈志伟在网上喊冤称被“强行定罪”,其“实名举报”的内容,包括当时案发后的处警情况。

据河北省公安厅当年通报,此案中警方从接警、派警到出警至现场,用时28分钟。为何陈志伟在事发后接受采访时称,接警后5分钟就到达现场?

陈志伟此次发布视频称,他当年在采访现场曾说出真实出警时间,却被有关领导要求“照着稿子念”。8月6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陈志伟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形。

8月6日,唐山市专项工作组通报称,关于陈志伟反映办案人员对其违规审讯等问题“均不属实”;关于其反映被有关领导要求念稿“出警5分钟”问题,“系其在采访前与处警人员(已依法处理)商议隐瞒后对外公布”。

原出警民警网上发声,此前被以滥用职权罪判刑

“大家好, 我是2022年6月10日唐山市烧烤店打人事件的出警民警陈志伟……”

8月4日晚,陈志伟在社交平台发布约3分钟视频。他一开始就出示了身份证和“原警官证”。他“实名举报”称,他被办案人员违规审讯,“让作为基层民警的我背黑锅”,他还谈到当年出警及接受媒体采访的情况。

轰动一时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发生在2022年6月10日凌晨。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的案发现场。监控视频截图

法院审理查明,此案案发时,主犯陈继志在路北区机场路某烧烤店吃饭,他骚扰在店内用餐的女子王某某,遭拒后对其殴打,并伙同在场的另外5名被告人殴打王某某、刘某某等4名被害人,致2人轻伤、2人轻微伤。

事发后陈继志等人逃离现场,数日后陆续被警方抓获。司法机关后来还查明陈继志、王晓磊等人的恶势力犯罪事实。2022年9月,陈继志被廊坊市广阳区法院数罪并罚,判刑二十四年,其余27名被告人亦被判刑。

2024年1月,廊坊市广阳区法院微信公号披露,“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保护伞、唐山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路北分局原局长马爱军,犯徇私枉法罪、受贿罪,已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在此之前,包括陈志伟在内的路北分局机场路派出所3名民警被判刑,均牵涉在烧烤店打人案中的渎职行为。另两人分别是时任机场路派出所所长胡斌、警务站副站长韩志勇。

2023年7月,唐山市曹妃甸区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决定对胡斌执行有期徒刑二年零四个月;以徇私枉法罪、受贿罪,对韩志勇执行有期徒刑二年零七个月;陈志伟则被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一个月。

判决书显示,陈志伟被以滥用职权定罪,其犯罪事实包括:未及时对主犯陈继志采取控制措施,延误出警以及接受采访时对外发布虚假出警时间。

为何延误出警?原民警称值班领导外出饮酒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发生后,警方被质疑延误出警时间,这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据曹妃甸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22年6月10日凌晨,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机场路派出所在2时43分接到派警指令后,由当日担任带班班长的韩志勇指派值班民警陈志伟负责带队出警。

“按规定到达现场时间应为5分钟,被告人陈志伟用时20余分钟才带领三名辅警到达案发现场。”检方指控,因出警时间延误,参与恶性打人案件的人员当时逃离现场。

陈志伟等人被判刑的一审判决书(部分) 受访者供图

根据河北省公安厅2022年6月21日对此案的通报,警方从接到报警到出警抵达现场,用了28分钟:“ 2时41分接群众报警后,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机场路派出所民警率辅警于3时09分赶到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此次出警为何出现延误?当时的接处警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这起案件的出警民警,陈志伟8月4日在网上发布视频称:“接警到到达现场用时近半个小时,造成出警严重迟误,而当时我在派出所根本不是负责出警的民警,并且我是在凌晨近3点才被通知到有该警情,而临时出的警。从我接到命令到到达现场,实际用时是十余分钟。”

8月6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陈志伟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况。据其称,事发当天派出所有三名公安民警值班:“带班所长”韩志勇、负责出警的赵姓民警以及陈志伟。

陈志伟称,他本来是负责社区案件等工作的民警,但那天赵姓民警被安排去警务站了,所以他才“临时”出警。他说,当时烧烤店打人案发生后——警方接到报警时间为2时41分,一位姓王的辅警根据韩志勇的安排,从派出所宿舍叫上他一起出警,“大概是2点56分左右”。

陈志伟还发布了当时的微信工作群截图,以证明他接到出警要求时已临近3点。

后来,检察机关指控陈志伟“用时20余分钟才到达案发现场”。  陈志伟认为,这忽略了他接到出警安排时“已经很迟了”。

陈志伟回忆称,当日凌晨0点左右,他曾在带班领导韩志勇的办公室向其汇报工作,但后来的出警前后,他在派出所均没看到韩志勇。“我出警回来后打电话跟他汇报,他说话舌头都大了。”陈志伟称,当时一起出警的辅警给韩志勇打过电话,也认为他喝了酒。

8月6日下午,陈志伟在社交平台发信息:“‘610’接警后,为何不能及时出警?因为当时值班领导正带领有关警务人员脱岗、离所,在外饮酒,所以无法及时出警。”

针对陈志伟反映的韩志勇值班期间饮酒一事,澎湃新闻记者目前无法联系上韩志勇进行核实。

民警当时接受采访,为何隐瞒真实出警时间?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公安出警到底用了多少时间?

根据河北省公安厅相关通报以及唐山市曹妃甸区法院的判决书,此案中,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的时间为当日2时41分,机场路派出所接到派警指令为2时43分,陈志伟带领3名辅警到达案发现场是3时09分。

也就是说,机场路派出所从接到派警指令到民警抵达现场,实际用时26分钟。

可是,案发两天后的2022年6月12日,据媒体报道,民警陈志伟介绍:“6月10日凌晨02:41,我单位接到110指挥中心派警,接到报警后,我单位02:46左右赶到现场……”

根据媒体报道,陈志伟接受采访时称,案发后出警到现场仅用5分钟。陈志伟当时为何要对媒体掩盖真相?

“新闻稿上所说的‘出警5分钟到现场’不对,我拒绝念新闻稿!但我被现场的领导拍桌子……”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中,陈志伟称,当年接受新闻媒体说的“5分钟”是领导要求的,并非他的本意。

8月6日,陈志伟向澎湃新闻回忆了当时接受采访的过程。那天他接到通知,从派出所赶到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的四楼会议室。陈志伟记得,会议室有十多人在现场,包括来接受采访的分局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人,现场架好了摄像机。

“桌子上放着一张A4纸的新闻稿,他们让我熟悉稿子内容,接受采访。”陈志伟说:“我看完那张纸后人都懵了,因为里面有一句话,说是5分钟到现场。这报道出去是很严重的事。”

陈志伟称,他当时不想“违心”地念稿子。“我当场就说,这稿子我念不了。我出警是用时十余分钟。”陈志伟说:“当时我说完这些话,屋子里都没人敢说话了,突然鸦雀无声。后来一个穿便衣的领导敲桌子,指着我说,有你这样说话的?公安部要求5分钟到现场,你这样说行吗?”

“我说我确实是用了十几分钟才到现场,这纸上写的时间不对呀。” 陈志伟说,当时那位领导仍严厉地要求他“赶紧照着稿子念”,他只好按照稿子的内容接受采访,这样才有了“出警5分钟”的报道。

陈志伟称,他不认识那位领导,“我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他是谁”。

当年接受媒体采访后不久,陈志伟以及他的两名派出所领导胡斌、韩志勇,均被监察部门采取留置措施。陈志伟由此成为“标题”人物——“曾公开谎称‘接警后5分钟赶到’的唐山民警,被查了”,这是当时媒体刊发文章的标题。

对于当年出警时间及陈志伟接受采访的情况,唐山市曹妃甸法院曾写进判决书。

“在该案件引发网络舆情后,被告人胡斌、韩志勇、陈志伟明知执法记录仪记载时间与实际时间存在误差,仍共同商议隐瞒真实出警时间……”法院判决书记载:“在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过程中,被告人陈志伟按三被告人事先商议的出警时间给予对外公布。”

一审判决书显示,陈志伟等三名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陈志伟的辩护人曾提出,陈志伟从没想过隐瞒出警时间,还曾在采访现场说明过出警的真实时间;机场路派出所原所长胡斌的辩护人曾提出,“向央视公布错误出警时间一事,系陈志伟被采访现场领导授意所致,胡斌完全不知情。”上述辩护意见未被一审法院采纳。

一审判决后,陈志伟未上诉。刑满释放后,他向法院提出申诉。此次他在网上发声后,8月6日,唐山市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通报显示,8月5日,唐山市纪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陈志伟通过网络实名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核查。

上述通报称,关于陈志伟反映办案人员对其违规审讯、强定罪名、举报未反馈、申诉程序拖延等问题,工作组通过核查,“其反映问题均不属实”。

唐山市专项工作组还通报了陈志伟反映被有关领导要求念稿“出警5分钟”的问题,“经核查,系其在采访前与处警人员(已依法处理)商议隐瞒后对外公布。”

【责任编辑:刘峻凌】
关于我们 | 外宣服务和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公告 | 声明 |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总机:(86-10)88828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828271

京 ICP 证 040089 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 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 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23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