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减肥之路-Part 1 肥胖到超重
作为一个80后来谈减肥好像有点为时已晚,毕竟最美好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但自己为之奋斗了那么久,在走了弯路,付出了代价之后,终于找到了相对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特地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吧。
第一次减肥的契机,是生了宝宝之后。当时觉得:哎呀,以后宝宝要上幼儿园的,这么胖我以后去了宝宝多没面子啊。于是,在2016年初,我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减肥。我下载了薄荷,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卡路里。一天500卡,绝不多吃。过午不食,每天晚上还去健身房快走一小时。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吃的比我家泰迪都少。减肥的每一天都是煎熬。前两个月瘦的很快,一个月就能瘦个6KG。我记得当时是2个月就从92KG到了80KG,然后从第三个月开始,减重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到了6月底,大概减到了76KG的样子。然后,事情就开始不对了。。。代谢降到很低,姨妈断断续续仿佛下一口气就要断掉似的,每天多吃一口第二天就能胖一斤!那时候的我,每天都为了今天降了0.1KG,今天涨了0.2KG而开心或烦恼。接着,开始BM。。。一周都没有便意。但是我还是很执着的去健身房,用厨房秤称量着吃无油餐。直到有一天,我的胃突然剧痛,去医院之后说是急性胃炎。之后又发作了3次左右吧,我有一次痛的真的觉得自己的胃穿孔了。。。为了活着,我开始恢复饮食。但是一恢复就回不去了,你想想啊,半年没吃什么像样的食物,一旦恢复肯定是死命吃啊。就这样,2016年前半年我瘦下来了,下半年的10月份我就胖回去了。而且胖的比之前还高!我索性自暴自弃不减了,先把胃养好再说。
到了2017年底,我的体重已经到了92KG,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开始心慌胸口压痛。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得心脏病了。加上做了一个纤维瘤的微创手术之后,让我痛定思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健身!这次不为减肥,为了健康的活下去。所以,心态反而没有那么急迫。我给自己订的计划是一个月2KG,一年24KG。第一阶段,先是从92KG降到73KG,因为73KG是从肥胖到超重的一个界点。
开始的2个月,我仍然是每天去健身房,跑步机上快走一小时。我用厨房秤的习惯还是延续了下来,但是这次每天都吃1350大卡,也就是吃到我的基础代谢。第二个月后,也就是我减了6KG之后,我开始加上了力量型训练。我做力量型训练不为增肌,只是希望做有氧的同时不要损失肌肉就可以了。(至于健身房的教练们。。。呵呵,有空再另开一篇说)因为吃的虽然不多,但仍然可以吃的很好,每天的蛋白质,脂肪,碳水比例合适。所以这次减肥并不煎熬。我也不再特别注重秤上的数字,有时候身体会叫嚣着很饿,要吃东西,我也会适量的多吃一些。由于开始的时候就不是急迫的想减重,而是想提高身体素质,但越是这样执行的效果反而很好,我很平稳的以每月2KG的体重掉秤。到8月份的今天,我的体重是72KG。回头看去,这个减脂的速度如果按照长期来看并不比2016年的时候速度慢啊!那我当时吃的那么少是为了什么啊!!!
总结一下,这次的减脂成功跟2016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 不纠结体重,只看体脂和围度。体重在短时间内的2-5KG上下其实都不说明什么问题。按时测体脂率,测身体的围度才是王道。
- 吃的节制并不代表要挨饿。挨饿是会降低代谢的!吃的丰富但不暴食。每次要吃时候问问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嘴巴闲了,身体渴了?
- 身体如果真的叫嚣着要吃东西的时候不妨就顺着它的意思吃一次,再用几天的时间把增加的水份减掉。只要频率不多,一个月一次并不会影响减脂的速度。反而会有利于度过平台期。比如我家宝宝过生日我一个人吃了半个蛋糕,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我就是这么做了,而且蛮淡定的继续去健身房去运动。本来嘛,多吃一次又不是代表你以前做的都不对了。
- 我很喜欢金钟国的一句关于健身的话: 如果想减肥,不要总想着减肥多久之后就能恢复饮食了。而是应该以重新生活的姿态去面对它。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仅仅是一次减肥而已。
好嘛,减肥第一阶段结束了。第一阶段用了8个月从92KG减到72KG。一共减重20KG。平均每月减重2.5KG。我的第二阶段计划9月到明年2月之前,再减重10KG。从72KG到62KG。这样就是从超重到正常的体重。如果成功了,会回来写PART 2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