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丹东是什么样的体验?

丹东,坐落于辽宁东部,这座和朝鲜接壤,经历过抗美援朝,坐落于鸭绿江边的城市,通高铁后的丹东,很多人来吃海鲜,旅游,那么如题?!
关注者
527
被浏览
308,553

83 个回答

在外地上学的大四狗看到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丹东管辖三区三县,三区分别是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三县分别是凤城市,东港市(这两个是县级市),还有一个是宽甸满族自治县。生活在三区或者三县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就说我从小在振兴区生活的感受,并不代表丹东所有地区的生活感受。
过了秦岭淮河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丹东了,甚至进了山海关就有人不是很熟悉丹东了。但是全国人民都知道鸭绿江,知道抗美援朝。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介绍自己是丹东人对方不晓得丹东在哪的时候,拿出鸭绿江绝对没错的。就像也许你不知道安顺,但你肯定知道黄果树,你不知道泰安,但你肯定知道泰山一样。鸭绿江的知名度是要高过丹东的。一个城市要有一个地标,丹东绝对是鸭绿江。作为一个丹东人,绝对会和家人,同学,朋友在晚饭过后步行到鸭绿江边,沿着沿江路溜达一圈,看看对面黑不溜秋的朝鲜,畅想一下自己的未来。
丹东城区很小,如果你不赶时间的话,在市区内去哪都可以步行,超不过一个小时。公交很不方便,很多地方没有公交或者只有一个选择,公交站牌很不规范,就随便在隐蔽的角落里立一个牌子,很多公交车不报站,总之如果你是外地人来丹东坐公交应该比较麻烦。晚上七点以后,在丹东就不要想着坐公交了。还好出租车比较便宜,起步价两公里五块,在市区打车一般超不过十块。
如果在成年之前你一直生活在丹东,那么在丹东你去逛街基本上就会遇见熟人,不是你同学,就是你同学的同学。所以如果你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在丹东千万不要出门。
正是因为丹东城区比较小,所以处处要找关系,你在城东违章停个车,交警罚单还没写完,城西的某处长就把事摆平了。在丹东,认识个处长就能办很多事了。丹东人在办事之前首先脑海里会蹦出来有没有熟人这个问题,夸张到买个手机也会这么想,为了省个百八十块。在丹东没有熟人真的很难办事。
海鲜很好吃,比大连天津的好吃多了。海蛎子,黄蚬子,虾爬子等等等等等等!!!各种吃法都可以。有一次坐火车去外地上学,遇到一家天津人,他们跟我说来天津一定要吃海鲜,当我说出我是丹东人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提吃海鲜这事了!哈哈!丹东人胃肠免疫力强大,我的吉林亲戚来丹东请他们吃生的海鲜,结果,你懂的!厕所成了他们出入最频繁的地方。当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啦。
在丹东如果你考了一所985的大学,基本上你的家长这辈子都扬眉吐气了,十里八街都会知道,你立马成为家长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在丹东考个一本大学还是不轻松,基本上考上一本就可以吹牛了。
丹东气候冬暖夏凉,好过所有东北城市,没有重工业,天总是蓝蓝的。一到夏天就成群结队的在路边撸串,冬天就在家酸菜血肠喝大香蕉。娱乐相对匮乏一点,加上前年开的万达影城,丹东市内只有两家影院,所以你能想象你去看场电影,发现你的前任就坐在你的后面,你的小学老师就坐在你的旁边的这种感受吗?
丹东的物价相对于收入还是偏高了,我去过辽宁西部的城市,他们的物价还是比丹东低的,收入差不多,可能因为丹东在辽宁的定位有个方向是旅游,所以抬高了物价。不过物价高了,旅游却没搞起来,新区欠费几十亿,俨然变成了丹东的“鬼城”。
15年9月1日丹东通了高铁!通了高铁!通了高铁!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10年就动工了,挖的全城泥土飞扬,我家有段时间也因为修高铁每天下午要停水!江城人民终于盼来了高铁!真是方便多了,欢迎大家都来丹东吃海鲜,游鸭绿江,看朝鲜!爬凤凰山!旅游的话丹东跟辽宁省其他城市比还是有优势的!也希望政府把城建啊服务啊之类的弄得好一点,趁着这个契机把旅游搞起来!
因为写家乡,一下就收不住了,有的可能已经不是生活的感受了。大家见谅,不过都是我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她有很多要进步的地方,也有很多有特色的地方,作为一个年轻人,讲真,毕业以后我并不想回丹东工作,丹东并不适合年轻人生活,但那又怎样呢。你永远是我的家乡,我永远是一个丹东人。妈的又想家了!
如果您坚持看到了这,请您给个赞。还有,我敢肯定,看这个答案的人里肯定有我认识的人!你没听错!丹东人就是这么自信!

我是集腿长与脸大于一身的小孩子,可以来关注我哦。

还有我自己做的关于丹东的公众号“吕二狗”,大家可以来关注哦。

weixin.qq.com/r/7zpxaT- (二维码自动识别)

02年之前在东港市活了19年。
一、气候
丹东地区的气候是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最低温度大概零下十五度且持续一周左右;夏天最高温度大概三十度且持续两周左右。
夏天温度需要说一下,过了19点,就会降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了。
相对湿度常年60%以上的样子吧。
虽然靠海,但东边、南边,都有半岛,几乎没有台风海啸光临。

二、饮食
四个字:山珍海味。宽甸、凤城供应山货,东港供应海产。主食大米为主,辅以玉米、小麦。
在温室种植普及之前的冬季,新鲜蔬菜供应量不多;最近二十年温室种植普及后,基本四季差别不大了。
口味偏山东一些,喜好冷食:生腌海鲜、时蔬蘸酱等。
因为临近朝鲜,所以朝鲜口味也比较多,冷面、烧烤、辣白菜之类。
海产的做法,除了生腌外,最常见,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蒸、煮,几乎不加调味品。螃蟹、虾爬子(皮皮虾)、对虾、黄蚬子,基本上逢年过节从丹东站出发的人,都要拎一些。
水果比较特色的就是草莓了。

三、人口
汉族为主,鲜、蒙、满均有不少。凤城在建市之前,跟宽甸一样也是「满族自治县」。
口音跟东北口音有明显差别,尤其是东港,严重跟着山东跑偏。没办法,太多从山东半岛渡海来辽东的了。
民风,个人感觉其实没啥……但似乎环渤海一圈对丹东人的印象还是以彪悍为主……

四、交通
由于是死角,所以在沈丹高速开通之前,完全依赖普通铁路。跟另一个死角大连的高速都是十年前开通的。好在随着2015年高铁开通,沈、大、丹,基本一小时到达,连东港都有了高铁站……对一个离开了14年的人来说,有点不可思议。
海上交通其实并不算理想,因为丹东港不算天然良港。但对黑、吉两省来说,丹东港是最近的海运港口。
港口多说一下,90年代初,丹东市市长参与汽车走私……

五、教育
只说东港市,东港三所普通高中,一二三中,至少在我读高中的世纪之交年代,还是在周边比较出名的。据我所知,远到本溪、大连都有学生来读。当然,丹东二中、四中、凤城一中、通远堡高中,也是不错的学校。
初中阶段其实就比较随性,东港四中、七中,都是我那个年代比较好的学校。
大学教育应该是在03年成立的辽东学院了……并不算好。

六、旅游
在吃的章节也说了,要山有山要江有江要海有海,要异域有异域……
鸭绿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美帝作恶的证据还在。
凤凰山:传说是唐太宗给定的名。
青山沟&河口:本山大叔影视大作《男妇女主任》、《刘老根》取景地。
鸭绿江口湿地:最近几年做了保护,每年春天候鸟回归的落地处。
丹东市区那就是锦山大街的银杏树了。
鹿岛、獐岛也是丹东海域少有的沙滩,前者还有邓世昌衣冠冢。
小土山、小水沟也都不少,自驾随便游就好。但配套的住宿却没跟上。15年国庆的时候,我就碰到一个从天津自驾来丹东,结果在丹东市内转了一圈没找到住宿的朋友,开车到东港找住宿……

七、消费
坦白说,居民收入和购买力并不算和谐。不过消费所得还是物有所值的。
房价我也不是很了解,反正半年前我妈卖了套快20年的二手房,均价好像不到3000元/平米吧。

八、经济
除了黄海客车,没有工业支撑;主要靠旅游业、农业、贸易。旅游业完整开发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情——感谢高速公路和高铁。

九、总结
丹东是个四月到十一月是非常宜居的城市;外部交通的便利,四五月去看鸟,七八月份泡沙滩,九十月来吃海。
个人感觉,作为一个季候性的养老城市,非常不错;年轻人在这里打拼的话——还是去一二线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