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新闻(2020年7月6日-7月19日)
新闻目录(地点-时间-生物/事件/研究对象):
一、无脊椎动物、植物
1.被子植物的多样化具有延后性与地理异质性(全球-2亿年至今-被子植物)
2.山西阳泉发现早二叠世大型科达木化石群(中国山西-2.9亿年-裸子植物-科达)
3.通过基因组来探索质体的演化(全球-16亿年至今-质体)
4.乌克兰一块罗夫诺琥珀中发现了3900万年前的昆虫隐食甲(乌克兰-3900万年-隐翅甲科)
5.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夕澳大利亚东部的珊瑚动物群(澳大利亚东部-4.46亿年-珊瑚)
6.三叶虫Elrathia kingii的个体发育与生长速率(美国犹他州-5.1-5亿年-三叶虫)
7.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遗迹化石研究取得进展(全球-2.52-2.47亿年-遗迹化石)
二、鱼类
1.阿根廷发现了7000万年前的乞丐鱼科巨型鱼类化石(阿根廷-7000万年-乞丐鱼科)
2.有颌类脊椎动物的牙齿可能来源于皮肤而不是鱼类的鳞片(捷克-4.1亿年-盾皮鱼类-棘胸甲鱼目)
3.云南罗平生物群发现了最古老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小巧漏卧鱼(中国云南-2.44亿年-新鳍鱼类)
三、蜥形类
1.恐龙和翼龙的最近共同祖先可能经历过小型化(马达加斯加-约2.4亿年-鸟颈类)
2.双冠龙要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强壮且骨骼内存在气囊(美国亚利桑那州-1.83亿年-双冠龙)
3.阿拉斯加发现了白垩纪末的驰龙类幼体化石(美国阿拉斯加-7000万年-驰龙类)
4.巴西发现了白垩纪中期的新的虚骨龙类恐龙化石(巴西东北部-1.1亿年-虚骨龙类)
5.美国蒙大拿州发现了最晚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化石(美国蒙大拿州-6600万年-阿瓦拉慈龙)
6.瑞士发现了四足行走的较为“进步”的蜥脚形类恐龙化石(瑞士-2.25亿年-蜥脚形类)
四、哺乳类
1.日本发现了目前最早的海豚科动物化石(日本-1130万年-海豚科)
2.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脂质成分随着哺乳动物的演化而发生变化(现生哺乳动物-乳汁成分-脂肪酸)
3.人类的大脑不仅很大而且具有“正确的”形状(灵长类-大脑演化)
4.摩洛哥东部发现了260万年前的印度灌鼠化石(摩洛哥-260万年-啮齿类)
5.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发现了渐新世的大型齿鲸化石,揭示了齿鲸和须鲸在游泳适应上的趋同现象(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约2500万年-齿鲸类)
6.意大利西西里岛发现的200万年前的巨型睡鼠的头骨化石被进行了三维重建(意大利西西里岛-200万年-睡鼠科)
7.齿鲸的颅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对称性增加,与它们的回声定位能力有关(全球-5500万年至今-鲸类)
8.安徽繁昌发现了早中新世晚期的上猿超科新属种(中国安徽-1800万年-灵长类上猿超科)
9.亚洲圆柱齿鼠类化石研究新进展(中国内蒙古-5000-4000万年-啮齿类-圆柱齿鼠类)
五、人类
1.直立人拥有更宽、更深更短的胸腔,细长的身材可能始于现代人的祖先(肯尼亚-150万年-直立人)
2.天然穿孔的贝壳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现代人最早的装饰物之一(以色列-16-12万年-现代人)
3.新测年法重新定位沂源猿人化石:年代是64±8万年(中国山东-约64万年-直立人)
4.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人群旧石器时期的遗传联系
—新发现万年前的未知现代人群M71d亚支系(中国贵州、广西-1.1万年-现代人)
5.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40万年前河马股骨制作的手斧(埃塞俄比亚-140万年-直立人)
6.欧洲中更新世定居人类可能是同一来源多次迁移的结果(欧洲-78.1-12.6万年-人类)
7.澳洲南部河岸地区原住民2.9万年前的居住历史(澳大利亚南部-2.9万年至今-现代人)
8.通过粪便的成分科学家确定在1.24万年前人类已经到达北美洲(美国俄勒冈州-1.24万年-现代人)
9.对奥杜威的玄武岩质的石器上的使用痕迹进行详细地分析(坦桑尼亚-200-170万年-人类)
六、古生物与环境、大灭绝、埋藏学
1.地中海西部的尼安德特人消失不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意大利-10.6-2.7万年-尼安德特人消失-气候变化)
2.二叠纪末大灭绝导致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变(全球-2.54-2.01亿年-海洋生物-古生物地理格局)
3.生物演化减少了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的异质性(生态-演化)
4.卡尼期湿润幕事件在冈瓦纳大陆的分布以及与早期恐龙多样化的关系(阿根廷-2.36-2.32亿年-卡尼期湿润幕事件-恐龙多样化)
5.动物化石中的有机物聚合物的化学信号有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5.41亿年至今-后生动物-化石有机聚合物)
6.遗迹化石反应了白垩纪末大灭绝后撞击坑底部的大型底栖动物群的快速回复(墨西哥-6600-6670万年-白垩纪末大灭绝-遗迹化石-底栖动物)
7.科罗拉多晚侏罗世恐龙遗骸被无脊椎动物分解的痕迹(美国科罗拉多州-1.52亿年-恐龙遗骸-昆虫、腹足类遗迹)
8.化石磁小体可作为古环境代用指标-来自伊比利亚西南边缘海沉积物的新证据(伊比利亚西南边缘海-19.4万年至今-化石磁小体-环境变化)
七、古环境
1.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2025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会和330万年前相当(加勒比海-330万年-2025年-二氧化碳浓度)
2.埃塞俄比亚南部大湖2万年以来的起伏(埃塞俄比亚南部-2万年至今-湖泊面积)
3.石笋揭示了加州北部在末次冰期晚期的降水量变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3.7-1.4万年-石笋-降水变化)
4.太阳系雪线内的星际有机物是地球上潜在的水源(水的起源-星际有机物)
新闻链接:
一、无脊椎动物、植物
1.被子植物的多样化具有延后性与地理异质性(7月6日)
相关新闻:
Nature Ecology Evolution:被子植物起源与多样化的延迟与地理异质性
New global study reveals ‘time-tree’ of Earth’s flowering plants
文章来源:
2.山西阳泉发现早二叠世大型科达木化石群(7月7日)
相关新闻:
山西阳泉发现早二叠世大型科达木化石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文章来源:
3.通过基因组来探索质体的演化(7月10日)
相关新闻:
Highlight: The Colorful History of Plastids
文章来源:
Genomic Insights into Plastid Evolution(通过基因组洞察质体的演化史)
4.乌克兰一块罗夫诺琥珀中发现了3900万年前的昆虫隐食甲(7月11日)
相关新闻:
俄罗斯科学家在乌克兰一块罗夫诺琥珀中发现3900万年前的Telmatophilus隐食甲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文章来源:
5.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夕珊瑚动物群研究新进展(7月13日)
相关新闻:
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夕珊瑚动物群研究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文章来源:
6.三叶虫 Elrathia kingii 的个体发育于生长速率(7月15日)
相关新闻:
Tracking the Growth Rate of a Popular Trilobite
文章来源:
7.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遗迹化石研究取得进展(7月17日)
相关新闻: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遗迹化石研究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文章来源:
二、鱼类
1.阿根廷发现了7000万年前的剑射鱼化石(7月6日)
相关新闻:
Fossil of giant 70m year-old fish found in Argentina
Paleontologists reel in fossil of massive, 70-million-year-old predatory fish
文章来源:
2.有颌类脊椎动物的牙齿可能来源于皮肤而不是鱼类的鳞片(7月10日)
相关新闻:
Advanced technology sheds new light on evolution of teeth
Scientists trace the origin of our teeth from the most primitive jawed fish
文章来源:
3.云南罗平生物群发现了最古老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小巧漏卧鱼(7月14日)
相关新闻:
古脊椎所发现最古老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小巧漏卧鱼----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文章来源:
三、蜥形类
1.恐龙和翼龙的最近共同祖先可能经历过小型化(7月7日)
相关新闻:
恐龙与翼龙的祖先可能只有10厘米高 发现已知最古老的恐龙,只有手掌大小 恐龙与翼龙的祖先可能只有10厘米高
发现已知最古老的恐龙,只有手掌大小 外媒:科学家发现体型比手机还小的恐龙化石 - 科学探索 - cnBeta.COM 发现已知最古老的恐龙,只有手掌大小
外媒:科学家发现体型比手机还小的恐龙化石 - 科学探索 - cnBeta.COM
Tiny Ancient Relative of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Discovered: Press Release | AMNH
Dinosaurs Descended From Tiny Reptiles | AMNH
文章来源:
2.双冠龙要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强壮且骨骼内存在气囊(7月7日)
相关新闻:
Famous ‘Jurassic Park’ Dinosaur is Less Lizard, More Bird Famous Jurassic Park Dinosaur Was More Powerful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 Paleontology | Sci-News.com Famous ‘Jurassic Park’ Dinosaur is Less Lizard, More Bird
《侏罗纪公园》几乎搞错了这种恐龙的一切 - 考古发现 - 国家地理中文网
文章来源:
3.阿拉斯加发现了白垩纪末的驰龙类幼体化石(7月8日)
相关新闻:
Fossil jawbone from Alaska is a rare case of a juvenile Arctic dromaeosaurid dinosaur
文章来源:
4.巴西发现了白垩纪中期的新的虚骨龙类恐龙化石(7月10日)
相关新闻:
New Feathered Carnivorous Dinosaur Found in Brazil
文章来源:
5.美国蒙大拿州发现了最晚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化石(7月10日)
相关新闻:
New Species of Hook-Handed Dinosaur Uncovered in Montana | Paleontology | Sci-News.com
Palaeontologists Have Unearthed a Distinctive Hook-Clawed Dinosaur in Montana
文章来源:
6.瑞士发现了四足行走的较为“进步”的蜥脚形类恐龙化石(7月16日)
相关新闻:
New dinosaur discovery in Switzerland fills a gap in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sauropods
New Species of Plant-Eating Dinosaur Identified in Switzerland
文章来源:
四、哺乳类
1.日本发现了目前最早的海豚科动物化石(7月7日)
相关新闻:
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豚:日本群马县自然史博物馆海豚科头骨化石可追溯至1130万年前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日本发现世界最古老新种海豚科头骨化石,可追溯至1130万年前!_腾讯新闻
Fossils show yet another dolphin species had lived in Gunma : The Asahi Shimbun
文章来源:
Norisdel phis annakaensis, A new Miocene delphinid from Japan(Norisdelphis annakaensis,一种发现于日本的中新世海豚)
2.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脂质成分随着哺乳动物的演化而发生变化(7月8日)
相关新闻:
Milk lipids follow the evolution of mammals
文章来源:
3.人类的大脑不仅很大而且具有“正确的”形状(7月8日)
相关新闻:
The human brain: not just large but finely shaped
文章来源:
4.摩洛哥东部发现了260万年前的印度灌鼠化石(7月8日)
相关新闻:
Researchers discover an ancient rodent that lived 2.6 million years ago in eastern Morocco
文章来源:
5.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发现了渐新世的大型齿鲸化石,揭示了齿鲸和须鲸在游泳适应上的趋同现象(7月9日)
相关新闻:
美国发现2500万年前渐新世时期灭绝海豚Ankylorhiza 是具有鲸鱼特征的顶级掠食者
15-foot-long skeleton of extinct dolphin suggests parallel evolution among whales
文章来源:
6.意大利西西里岛发现的200万年前的巨型睡鼠的头骨化石被进行了三维重建(7月9日)
相关新闻:
Researcher reconstructs skull of two million year-old giant dormouse
文章来源:
7.齿鲸的颅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对称性增加,与它们的回声定位能力有关(7月10日)
相关新闻:
Whale skulls are wonkier than ever
文章来源:
Wonky whales: the evolution of cranial asymmetry in cetaceans(左右摇摆的鲸类:鲸类中颅骨不对称性的演化)
8.安徽繁昌发现了早中新世晚期的上猿超科新属种(7月11日)
相关新闻:
中外科学家在安徽繁昌发现上猿超科新属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文章来源:
9.亚洲圆柱齿鼠类化石研究新进展(7月14日)
相关新闻:
亚洲圆柱齿鼠类化石研究新进展----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文章来源:
内蒙古二连盆地额尔登敖包剖面新增查干鼠类、圆柱齿鼠类及梳趾鼠类化石材料
五、人类
1.直立人拥有更宽、更深更短的胸腔,细长的身材可能始于现代人的祖先(7月6日)
相关新闻:
Seeking Ancestral Commonalities with Modern Human Body Type, Researchers Find Stockier Answer
Human ancestor less of a lean marathon runner
文章来源:
2.天然穿孔的贝壳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现代人最早的装饰物之一(7月8日)
相关新闻:
Naturally perforated shells one of the earliest adornments in the Middle Paleolithic
文章来源:
3.新测年法重新定位沂源猿人化石:年代是64±8万年(7月10日)
相关新闻:
新测年法重新定位沂源猿人化石:年代是64±8万年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沂源猿人化石的年代为啥往前推了二十多万年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文章来源:
4.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人群旧石器时期的遗传联系
——新发现万年前的未知现代人群M71d亚支系(7月11日)
相关新闻:
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人群旧石器时期的遗传联系--新发现万年前的未知现代人群M71d亚支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文章来源:
5.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40万年前河马股骨制作的手斧(7月13日)
相关新闻:
Homo erectus hand ax found in East Africa
1.4-Million-Year-Old Ax Made of Hippo Bone Found in Ethiopia
文章来源:
6.欧洲中更新世定居人类可能是同一来源多次迁移的结果(7月14日)
相关新闻:
The settlement of Europe could be the result of several imigration waves by a single population
文章来源:
7.澳洲南部河岸地区原住民2.9万年前的居住历史(7月14日)
相关新闻:
29,000 years of Aboriginal life on Murray
文章来源:
8.通过粪便的成分科学家确定在1.24万年前人类已经到达北美洲(7月15日)
相关新闻:
DNA证明贝加尔湖沿岸居民“发现”美洲 而后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
Archaeologists date earliest known occupation of North America
文章来源:
9.对奥杜威的玄武岩质的石器上的使用痕迹进行详细地分析(7月17日)
相关新闻:
First exhaustive analysis of use-wear traces on basalt tools from Olduvai
文章来源:
六、古生物与环境、大灭绝、埋藏学
1.地中海西部的尼安德特人消失不是气候变化引起的(7月6日)
相关新闻:
文章来源:
2.二叠纪末大灭绝导致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变(7月6日)
相关新闻:
地大宋海军教授团队最新研究表明:大灭绝导致生物古地理格局巨变_腾讯新闻
二叠纪-三叠纪史上最大规模的大灭绝事件使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变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A deep-time perspective on the latitudinal diversity gradient
文章来源:
3.生物演化减少了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的异质性(7月8日)
相关新闻:
Evolution Makes the World Less Ragged
文章来源:
Evolutionary origins for ecological patterns in space(生态空间模式的演化起源)
4.卡尼期湿润幕事件在冈瓦纳大陆的分布以及与早期恐龙多样化的关系(7月10日)
相关新闻:
Insights in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origin of dinosaurs
文章来源:
5.动物化石中的有机物聚合物的化学信号有具有重要的意义(7月10日)
相关新闻:
新研究方法有助于证明“塔利怪物”化石可能是一种非比寻常的脊椎动物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Biosignatures may reveal a wealth of new data locked inside old fossils
文章来源:
Phylo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signals in metazoan fossil biomolecules(后生动物化石生物分子中的系统发生和生理学信号)
6.遗迹化石反应了白垩纪末大灭绝后撞击坑底部的大型底栖动物群的快速回复(7月13日)
相关新闻:
文章来源:
7.科罗拉多晚侏罗世恐龙遗骸被无脊椎动物分解的痕迹(7月15日)
相关新闻:
New Mygatt-Moore quarry research leads to prehistoric climate finds
文章来源:
8.化石磁小体可作为古环境代用指标——来自伊比利亚西南边缘海沉积物的新证据(5月26日 补充)
相关新闻:
化石磁小体可作为古环境代用指标--来自伊比利亚西南边缘海沉积物的新证据----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网站
文章来源:
七、古环境
1.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2025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会和330万年前相当(7月9日)
相关新闻:
文章来源:
Atmospheric CO2 during the Mid-Piacenzian Warm Period and the M2 glaciation(中皮亚琴察期暖期和M2冰期的大气二氧化碳)
2.埃塞俄比亚南部大湖2万年以来的起伏(7月9日)
相关新闻:
The ups and downs of a mega-lake
文章来源:
3.石笋揭示了加州北部在末次冰期晚期的降水量变化(7月15日)
相关新闻:
文章来源:
自沙斯塔湖洞穴(LSC)的石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位于太平洋西北部和美国西南部之间的重要过渡气候带中-提供地球化学线索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在上一个冰河时代末期(14,000-37,000)的气候变化年前)并预测在现代气候变化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4.太阳系雪线内的星际有机物是地球上潜在的水源(7月17日)
相关新闻:
New insight into the origin of water on the earth
最新研究提出地球上的水起源于太阳系雪线内的星际有机物 - 新闻中心 - 化石网
文章来源:
Precometary organic matter: A hidden reservoir of water inside the snow line(彗星形成之前的有机物:太阳系雪线内潜在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