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已有 6 座主題公園,兩座在美國、一座在日本東京、一座在法國巴黎,另兩座位於香港和上海。對新一輪擴張,迪士尼明確表示,第 7 座主題公園又有望落地中國,之前業績不理想的香港迪士尼也將增加
14
億美元擴建投資。
今年
5
月,迪士尼首席執行長羅伯特
‧
艾格就表示,迪士尼在中國或其他國家建造第 7 個主題公園不可避免,即便目前沒有明確的計畫。
2005
年開設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已連續 3 年虧損,部分原因是區域旅遊業不景氣,可是迪士尼仍未放棄可能獲利的增長點。為了扭轉局面,迪士尼正在加速擴建,如增加兩個以「復聯」為主題的景點,建立整個「冰雪」艾倫戴爾王國。
對迪士尼來說,雖然中國市場業績不好,但卻是不容忽視的增長引擎。隨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擴大,越來越強的消費能力迪士尼難以忽視,每年千萬人次客流量將是迪士尼重要的增長點,選擇繼續開園和擴建,將進一步增強獲利能力,充分釋放遊客效應。
目前迪士尼擁有四大業務,分別是媒體網路、電影工作室、 主題公園及消費品和互動媒體 ,其中媒體網路和主題公園,合計貢獻四分之三營業收入。
根據迪士尼
2018
財年第四季財報和全年財報,顯示迪士尼營收淨利潤雙雙增長,財報表示,主要歸功於主題樂園及度假區業務、電影部門業務表現亮眼,幫迪士尼
2018
財年收入增長。主題公園及度假區業務一改之前頹勢,為迪士尼貢獻
202.96
億美元營收,與同期相比增長
10%
,占總營收
34%
。
從財報可看出,主題樂園是迪士尼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然而與之不符的是,主題樂園的載客量趨於飽和,無法為迪士尼貢獻更多收入,所以迪士尼正在加速擴張,不僅中國地區,其他地區也不例外。
現今迪士尼 6 座主題公園都在擴建。以加州迪士尼樂園為例,即便單日高峰票價達
135
美元,也抑制不了消費者的熱情,現有的承載能力已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迪士尼的加速擴張將使各園區更均勻地吸引遊客,幫助穩定增長。
(Source:
pixabay
)
也有分析指出,迪士尼大規模擴建有不少風險。美林銀行分析師
Jessica Reif
表示,主題公園業務始終對經濟波動敏感,除此之外,雖然迪士尼近年來大大提高安全性,部署臥底警衛和安裝金屬探測器,但如果發生暴力事件,這些充滿活力的度假勝地也可能變成「鬼城」。
除了擴建主題公園,之前迪士尼還宣布將推出串流媒體。從財報可看出,迪士尼現在糧草充足,正在尋求多元化發展路徑,增強獲利能力。
之前迪士尼
CEO
羅伯特
·
艾格披露,未來的發力點將專注於完成收購
21
世紀福克斯和整合,以及直接服務消費者業務的發展,包括明年下半上線的迪士尼品牌串流媒體平台。
迪士尼想推串流媒體,源於強大的
IP
資源帶來的自信。全球影視產業中,迪士尼處於龍頭地位,擁有難以匹敵的
IP
資源,不僅收購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今年更買下 21 世紀福斯的電影和電視資產。交割完成後,迪士尼將收回
X
戰警、驚奇四超人等重要
IP
,加上之前擁有的
IP
,迪士尼幾乎將所有漫威英雄收歸麾下。
不過,迪士尼的串流媒體面臨的困難也不少。推出串流媒體,意味著要與
Netflix
、
Hulu
、
AmazonPrime
、
YouTube
等正面競爭。全球最大串流媒體平台
Netflix,
2017
年訂閱用戶已達
1.11
億人。看
Netflix
財報可發現,之所以用戶數穩定增長,源於優質內容製作的高額投入。
2017
年
Netflix
內容製作成本為
89
億美元,年增速保持
30%
以上。
迪士尼想進軍串流媒體市場,豐富的
IP
資源還不夠,還需加強內容製作能力,但這無疑會降低利潤率,面臨不小的成本壓力。
除此之外,迪士尼的「搖錢樹」米奇還面臨版權過期的風險。根據
1998
年通過的美國版權法,米奇版權將於
2023
年到期,代表到時任何人都可用米奇形象創作,無需再向迪士尼支付版權費,屆時,迪士尼或將失去這個每年吸金
250
億美元的搖錢樹。
90
歲的迪士尼面臨的壓力並不小,年邁的巨頭正在增強自身競爭力。
(本文由
36Kr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迪士尼串流影音服務 2019 秋季上線,首曝名稱為「Disney Play」
不只推 OTT 平台而已,迪士尼正積極擁抱科技殺出一條血路
[ 專欄 ]
降低貨物稅只是讓本土業者的獲利增加,而非提高競爭力
[ 分析 ]
台、美太空港合作計畫掀產業發展契機,未普及的載人亞軌道飛行如何運作?
[ 專欄 ]
忽視本土車自製率的認定標準,會高估關稅降低對汽車產業的影響
[ 專欄 ]
讓年輕人負債比增加與資源錯置的普發現金預算
[ 專題 ]
AI 伺服器進入超高功率時代!台達全方位電源及散熱解決方案出擊
[ 分析 ]
為何 AI 伺服器需要「高壓直流 HVDC」?一場資料中心電力架構的大升級正在發生
[ 專題 ]
從製造強國力拚「機器人帝國」:中國如何掌握人形機器人話語權?
[ 專題 ]
中國低價機器人大軍壓境!美國能否靠「AI 大腦」奮力一搏,守住機器人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