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岭南始于此,广东止于此
入粤首站,岭南咽喉
—— 南粤山河多锦绣·韶关
向南,岭南始于此
向北,广东止于此
韶关
广东的北面屏障
更是
南北交融
的枢纽
在古老漫长的时光里
有人
自北而来、向南而去
也不断有人留下
在韶关的山水间
建立新的家园
今天,古道还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每天有无数人回到这里
寻根问祖
禅宗
的智慧依然启发今天的生活方式
质朴的
手艺
还在世代相传……
I
韶关
地处广东、湖南、江西
三省交会处
它是
粤北之最北
也是
南岭的关卡
韶关的旧称是
韶州
明清之际,当地设立水陆三个税关,俗称韶关
韶关因而得名
而从其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来看
“
关
”显然更清晰表达了
韶关的
咽喉要害地位
我们通常把
南岭
视为
广东北部的屏障
而具体到广东最北的韶关
南岭不再是地理上的名词
而是具体的山脉、河流和通道
南岭不是一条完整的山脉
而是多个山脉连绵而成
山与山之间的孔道
自古是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
重要的陆路通道
公元前213年
秦朝在五岭开山道筑关
打开了沟通南北的三条孔道
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
至唐代,名臣张九龄(韶关人)
又打通了
梅关古道
梅关因为雄踞
梅岭
而得名
而梅岭的得名说法众多
其中之一是岭上梅树众多
如今,梅花香如故
只是古道已经老去
并成为
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
连接岭北和岭南的通道
远不止梅关古道
韶关的山河之间
有众多沟通南北的古驿道
随着岁月流转
曾经脚步匆忙的古道
有的在荒野之中沉默
有的则与今天的道路重合
其中的
西京古道
至今还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西京古道
是
从长安直通岭南的古代高速路
它由湖南郴州进入韶关乳源
今天,它的很长一段是省道
而在过去,在同样的路上
回荡的是驿马急促的蹄声
如今,古道的马蹄声远去
历史的尘埃落定
但中原与岭南的交流路上的匆忙脚步声
仍在安静的古道里回响
II
古老的南粤驿道
构成了南来北往的通融之路
在漫长的时光里
中原的人口和文化由此传入岭南
岭南的文化也由此北传
而处在南岭之下的韶关
既是广东的北面屏障
也是
南来北往的枢纽
这里是
中原人到岭南最初的落脚之地
和继续南迁的中转站
而如今,又成为了许多广东人
寻根思源的重要关节
在从中原到岭南的人口迁移史中
珠玑巷
是一个特别的注脚
这条位于南雄市北边的乡村小巷
两侧都是不同姓氏的祖居
珠玑巷距离梅关古道并不算远
历史上许多中原移民先在这里落脚
而后继续南迁至珠三角
于是在今天珠三角的广府人中
有
140多个姓氏
的族谱里写到
他们的祖先便来自于珠玑巷
珠玑巷也被誉为
广府人的故乡
如果说珠玑巷是
中原移民南下的重要节点
那么
禅宗六祖慧能
则是
岭南文化主动北上交融的代表
禅宗是
中国独创
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
南华寺
,香火旺盛
这里供奉着六祖真身
保存和延续着禅宗的智慧
惠能来自岭南的农家
起初是不识字的“獠”
但却凭借一首偈语明心见性
得到禅宗五祖弘忍的衣钵
并
开创了佛教南宗
回到南方传播禅的智慧
南下的中原人
有的南下至珠三角
和广东其他地方
也有许多人留在了韶关
在大山之间、江河之畔
建立新的家园
丹霞山的附近
有一座石塘村
村里有一座
双峰寨
是村民们守卫家园的堡垒
清末民初,土匪横行
石塘村人为防范土匪抢掠
修建了这座石头寨子
它原名石塘寨
后取寨门楣横匾“
双峰保障
”之意
改称为“双峰寨”
III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韶关盛产红豆树
秋冬的时候
红豆荚掉落到地上
丹霞山里的女子
擅长将红豆做成首饰
中国人相信
此物最相思
精巧的红豆首饰
主要
由女子的指尖来串联
而古老的造纸工艺
则主要
依靠男人粗糙的双手来坚持
在距离丹霞山60多公里的山村里
一群村里的匠人正在利用
最传统的方式
制造一种过去常见的竹纤维纸
这种纸现在已经难得一见了
当地人叫做
玉扣纸
仁化的古法造纸
主要以
长江镇
为主
在扶溪、城口、红山、闻韶等镇也有分布
品种有贡扣、玉扣、南扣、东庄、重桶、烟纸等
IV
走访韶关的时候
我们自驾行驶在韶关大地上
寻觅各处文化和自然的秘境
在韶关自驾的话
弯曲的山路会让你的速度变慢
你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在路途上
而韶关的这片山水
会为你的路途制造各种惊喜
入秋以后
位于深山里的
帽子峰林场
颜色渐渐丰富起来
当整棵银杏的叶子都变为明黄色
粤北的秋冬也变得温暖起来
帽子峰林场位于韶关南雄
总面积为
2924.6公顷
很多地方保留了原始森林风貌
除了银杏景观之外这里还有
南方少有的雪景
除了黄色
韶关大地还有其他更丰富的色彩
而最让人难忘的
便是仁化丹霞山的那抹红色
丹霞山
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这种地貌在中国诞生并发展起来
是以
赤壁丹崖
为特征的
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
除了丹霞
还有峡谷、河谷、湖泊、森林……
韶关地形地貌丰富超乎想象
值得一提的还有
广东大峡谷
它是一种岩溶台地之间深切的大峡谷
山顶是水平的大片台地
而四周绝壁直立
瀑布自悬崖顶飞流直下
高山深涧虽险峻却壮观
除了澎湃的瀑布
韶关也有宁静的湖泊、清新的溪流
构成了韶关婉约可爱的一面
南水湖
是藏在粤北深山中的一个秘境
它是
广东省第三大水库
湖中有12个岛屿
如多块翡翠镶嵌在湖中
南水湖附近
就是古老的西京古道
山水路在此相聚
我们向北回望
韩愈、张九龄、苏轼、汤显祖
太平天国的军队
孙中山的北伐军
长征中的红军
以及无数不知名的百姓
他们都曾走过这些古道
悠悠岁月里
千百年过去了
而韶关的山河之间
早已经成为陶然的乐土
时光易老、年华易逝
这里的青山,妩媚依然
出品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这和那文化
策划 | 许伟明
撰文 | 李亚蝉
摄影 | 这和那
编辑 | 唐婉婷
--- 关注这和那,了解更多人文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