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吸量管和内容量移液管的区别是什么?

关注者
3
被浏览
28,487

3 个回答

实验室中经常会用到移液管

但你真的会用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正确使用移液管的十个原则

以及移液管的使用说明

详细图解帮你解决难题!

(来源:药物分析之家)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移液管 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 量出式 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标线,是所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50和75等规格。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称为 吸量管 (见下图)。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规格。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

吸量管 的全称是"分度吸量管",又称为刻度移液管. 它是带有分度线的 量出式 玻璃量器,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

吸量管就是有刻度的玻璃管,常用来移取小体积溶液,其准确度不如移液管。常用的移液管规格有1mL、2mL、5mL、10 mL等多种。

内容量移液管 是指移液管里所有的液体的体积跟刻度一致。通常的移液管刻度所标记的是“流出来”的液体的体积,这种移液管适合于通常的黏度不大的溶液。

而对于黏度大的液体,由于管内壁残留很多,所以一般是管上标记的刻度是管内的全部体积。一般在吸液后要用溶剂冲洗移液管内壁,所以内容量移液管的刻度所标示的体积要比常用的“外容量”式的略小。

内容量移液管就是普通移液管,所不同的是校正时前者为量入式操作,后者为量出式。需要记录校正值,并在运算中加上校正值。常用于粘稠样品的取样,取样后,用适量溶剂清洗转移。

移液管和吸量管区别


规格上:因为移液管只有几个固定规格,所以使用上受到限制。吸量管基本上可以随意量取,所以应用上广泛。而且还看你实验要求的精度,一般分析实验挑选合适的吸量管也可以满足要求了。常用的移液管有1ml、2ml、5ml、10ml、15ml、25ml和50ml等规格,是定量试验中必备量器。

刻度上:吸量管带全程刻度,移液管只带满程刻度。吸量管在操作是容易产生误差。移液管属于一次性操作,误差较小。常用的吸管有1ml、2ml、5ml、10ml等规格。

精确度上:带刻度的叫吸量管,有玻璃肚的叫移液管,也叫单标管,移液管比吸量管精确。特别是移取20或者25 ml体积的溶液时用带刻度的吸量管,要取几次误差较大!用移液管一次性搞定!

量出和量入:移液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吸量管是具有刻度的直行玻璃管可以知道量入液体的体积。根据JJG196-2006,移液管上型式标记:量入式:In;量出式:Ex;吹出式:Blow out。

移液管属于精确移取,使用较复杂;吸液管属于较粗略取液,使用较简单。所以实验室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用到它们的。

因为移液管只有几个固定规格,所以使用上受到限制。吸量管基本上可以随意量取,所以应用上广泛。而且还看你实验要求的精度,一般分析实验挑选合适的吸量管也可以满足要求了。按现行规程的命名:

内容量移液管和普通移液管的区别

普通移液管:通常的移液管刻度所标记的是“流出来”的液体的体积,这种移液管适合于通常的黏度不大的溶液。

内容量移液管:内容量移液管用于粘稠液体移取,属于量入式移液管,需要用溶剂多次洗涤,合并洗涤液置容量瓶中,再用溶剂稀释至刻度,配样。比如标记刻度是2ml,那么吸取液体到刻度体积正好是2ml,放出后还要用溶剂将管壁吸附的液体冲洗下来。

内容量移液管是指移液管里所有的液体的体积跟刻度一致。而对于黏度大的液体,由于管内壁残留很多,所以一般是管上标记的刻度是管内的全部体积。
内容量移液管也有一个大肚,主要差别有两点:

一、可以冲洗;二、理论上吸液的时候要刚刚吸到刻度线,如果吸到刻度线上方再放到刻度线就不准了。一般在吸液后要用溶剂冲洗移液管内壁。所以内容量移液管的刻度所标示的体积要比常用的“外容量”式的略小。


内容量移液管用途

内容量移液管应该只是一些行业专门使用吧,比如验血用;这种移液管本身移液精度也较低。有网友表示:化学分析内容量器皿应该可以用容量瓶,粘度大的东西,移液管吸起来也很费劲,还不如干脆称重量来得方便,药典上的这类要求真该改一改了。
内容量移液管属于量入式移液管,而平时我们用的是量出式移液管。使用时先按刻度量取,然后用水将粘在内壁上的液体全部洗入容器中,专用于粘稠液体的检测。

一般药品中糖浆剂等粘稠液体的检测好象都要用的、紫杉醇注射液指明要用内容量移液管。玻璃仪器厂家有的可以制作,但因用量很少,一般要订制。

亿翱 超纯水机 实验室 仪器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