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2024年11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硕士项目举办了“走进企业”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访中国网络安全领域龙头企业——深信服科技集团(SANGFOR)。 深信服科技的技术专家和招聘经理对同学们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本次企业参访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展厅参观、技术专家分享、活动问答以及校园招聘问答。参访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深信服科技的发展历程、使命愿景、主要业务领域、技术创新方向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亲身体验了深信服科技的核心产品。此次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拓宽了对新时代网络安全的认知,更加专业地了解了行业的前沿动态,同时也提供了与技术专家深入交流的宝贵机会。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54)成立于2000年, 是专注于企业级网络安全、云计算、T基础设施与物联网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目前深信服有超过8000名员工 业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超过10万家企业级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构筑稳固基石。 深信服旗下有两大业务品牌—深信服智安全、信服云与子公司信锐技术,共同承接“让每个用户的数字化更简单、更安全的企业使命, 经过20多年的深耕发展,目前深信服在中国的网络安全领域已经处于龙头地位,引领了中国安全产业的发展,有多款产品是全国乃至全球首发的。 云计算方面,深信服在2011年就开始入局云计算领域,是国内第一批进入超融合和桌面云领域的云计算企业,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在诸多云计算领域上拔得头筹,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云计算厂商。 Source: 企业官网 首先,深信服科技集团的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展厅,讲解了深信服从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到如今成为网络安全领域龙头企业的辉煌发展——从三个人的办公室起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讲解员还特别介绍了深信服的使命与愿景:“让每个用户的数字化更简单、更安全”;“成为全球领先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以及“成为一个简单、有爱、创新奋进、成就梦想的事业平台”。展板上的详细介绍使同学们对深信服的技术栈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时,讲解员还向同学们阐述了深信服在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普及化方面的核心作用,并强调了“愿数字化的光照亮每一位师生”的理念。 参观完展厅后,… 2024年11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本科升学就业团队成功举办了iJourney主题系列活动,组织近50名同学前往香港,走进知名企业WELAB汇立银行、ZA Bank众安银行、数码港。 在此次名企参访活动中,主讲嘉宾们就香港数字银行发展历程、数字银行的技术成果、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展开了详细和专业的介绍,并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公司的真实工作环境,助力同学们加深对金融科技前沿应用的理解,近距离感受香港银行和科技行业的工作氛围和职场文化。 汇立银行(WELAB)获香港金融管理局发牌成为八家获批虚拟银行中的唯一港产虚拟银行,利用大数据的洞察力和金融科技的力量,设计出以数字化先行和全电子化的银行,使银行服务变得简单、快捷并充满乐趣。 众安银行(ZA Bank)隶属于众安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香港第一间虚拟银行,ZA Bank勇于发展「Banking for Web3」的愿景,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和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同时为银行客户提供新体验。 香港数码港 数码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目前已汇聚超过2,000间社群企业,包括超过900间驻园区及接近1,100 间非驻园区的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数码港的愿景是成为数码科技枢纽,为香港缔造崭新经济动力。 Source: 企业官网 “香港最创新银行”:汇立银行 参访的第一站是被誉为“香港最具创新力的银行”——WELAB汇立银行。活动伊始,业务企划总监Elaine Lai女士向同学们介绍了WELAB的业务架构,并展示了其旗下产品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在随后的职业发展指导环节中,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友,产品经理Allan Guo分享了他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他从求职策略、工作与生活平衡、生活成本与薪资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在香港就业的优势与挑战,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信息。 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Elaine Lai女士从专业角度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她不仅深入剖析了留港就业的前景,还全面比较了香港与新加坡的就业环境。Elaine鼓励同学们积极尝试,… “数说好课”专题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SDS)创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统计学三大专业方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实用和前瞻性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教育。自学院成立以来,SDS 致力于教学精进与探索,总结既往经验,持续做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通过“数说好课”专题,我们将详细介绍一系列经过学院专业探索和打磨的精品课程。 DDA4310 / CSC6135计算成像 实现三大课程亮点 致力打造数科er的理想课堂 亮点1:多学科融合,探索前沿技术 亮点2:多平台联动,创新教学体验 亮点3:趣味应用实例,理论实践结合 1. 课程内容 计算摄影学(计算成像)是融合光学、图像传感器、算法、软件于一体的新一代成像技术,它突破了传统成像技术信息获取深度(高动态范围、低照度)、广度(光谱、光场、三维)的瓶颈,对传统的数字成像实现了增强与扩展。本课程以计算成像的基础知识、应用工具和应用场景为主线,通过梳理基础知识、高级算法、前沿课题以及产业应用来对当下先进计算成像完整剖析。 作为面向产业界和科研界人才需求的创新桥接课程,DDA4310 / CSC6135 计算成像课程内容涵盖: ●课程主题涵盖了人类视觉系统,色彩系统、相机系统 ●手机图像信号处理ISP、HDR合成与色调映射、图像噪声模型 ●时域调制方法与空域调制方法为主体的光飞行时间成像、激光雷达、编码摄像等。 2. 任课教师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计算视觉中心博士 深圳市人工智能奖(排名第一)、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点昀技术创始人、CAAI青工委委员、3DV专委、智能无人系统建模与仿真专委、GAMES执行委员、FOE青年编委 研究领域:端到端计算成像、水下成像、深度和超快速成像、低延时系统、门控成像、微纳与超表面 个人简介:孙启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副研究员、九三社员,点昀技术创始人。获得了深圳市人工智能奖、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等。研究领域集中于端到端计算成像相机设计、计算成像、光学、SPAD阵列成像、水下成像与散射介质激光雷达,博士期间发表多篇一作ACM… 看病不知道挂哪个科室?担心挂错号或找错医生?在深圳龙岗,这些困扰患者的问题正通过华佗GPT得到了妥善解决。 2024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王本友,与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共同研发的开源中文医疗大模型——华佗GPT,率先在龙岗区人民医院应用。目前,华佗GPT已在龙岗区12家医院上线使用,实现了龙岗各大区属公立医院区域全覆盖。 截至目前,华佗GPT的用户数量已突破40万,是首个通过药剂师考试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已成功通过6项医学资格考试,其智能导诊系统已为超过5万人次提供服务,累计交互次数达到13万次,分诊准确率超过95%。此外,华佗GPT的开源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在开源平台Huggingface上的月下载量已超过10万次。 作为华佗GPT的开创者,王本友教授近日在深圳市“鹏城优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由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的《优才面对面》栏目中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故事。他表示:“我期待华佗GPT能够从龙岗区扩展到整个深圳,乃至全国、全球,成为推动医疗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每个人的天花板都是由自己定义的” 王本友,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聚焦于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机器学习以及信息检索等前沿方向。 回顾自己的科研之旅,王本友心中满是感慨。2018年,在天津读完硕士毕业后,王本友选择来深发展。 华佗GPT的开创者王本友发表讲话 谈及将深圳作为事业发展的起点时,王本友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肯定。他直言选择深圳,一方面是因为家人已在此地扎根,深圳对他而言宛如第二个家;另一方面,深圳对年轻人的包容与支持尤为友好,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新兴的高等学府、前沿科技企业和无限的机遇,更是一个能让人才尽情挥洒才智、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落脚深圳后,王本友也顺利地踏入了心仪已久的“大厂”大门——腾讯。彼时,大模型技术的苗头还没出现,王本友所在腾讯的部门正致力于探索智能客服,这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见应用领域。 然而,面对当时的技术局限,王本友发现,无论是通过复杂的规则设定、检索系统,还是其他各种手段,都难以实现真正流畅且具备智能的客服体验。周围的人甚至将这些模型戏称为“人工智障”,… 12月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委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及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承办的 “CCF走进高校”公益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顺利举行。 活动吸引了100多名学生、教师及行业专家线下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6,100人次。与会者围绕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跨模态计算等前沿科技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各方的互动与分享,参会者对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本次活动由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的俞凯教授,以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 (IEEE Fellow)开场致辞。研讨会邀请了党建武教授、颜永红教授、王文武教授、Chng Eng Siong教授、Junichi Yamagishi教授、Jinyu Li 博士(IEEE Fellow)、吴志勇教授、武执政教授等学者发表精彩报告。李明教授、杜俊教授、陈谐教授等专家就当前热点话题作了引导发言,并邀请与会专家展开了专题讨论。此次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的中村哲(Satoshi Nakamura)教授(IEEE Fellow)教授和武执政教授主持。 扫码查看活动相册 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俞凯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发表开幕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而诚挚的欢迎,并对“CCF走进高校”活动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俞教授表示,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在专业领域开展深入的学习与交流,共同探讨前沿问题。 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俞凯教授分享现场 随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 (IEEE Fellow)通过线上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他表示,港中大(深圳)今年迎来十周年校庆,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致力于培养科研人才与推动前沿研究发展。他感谢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老师和同学们,期望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李教授也感谢了CCF对港中大(深圳)的支持,…
陈锐志教授是芬兰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全球前2%的科学家。曾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讲席教授、芬兰大地测量研究所导航定位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高精度室内定位和低轨导航增强研究,特别是在音频定位方面,实现从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全链条创新。曾任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主席,Journal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主编。曾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2次登上美国“GPS World”杂志的封面报道。出版英文论著2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1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4项和中国发明专利23项。获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12月6日下午,DDA4080 Capstone Projects 2025年春季课程项目宣讲会在知新楼110教室顺利举行。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教学)王子卓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此次宣讲会吸引近百名学生参与,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项目内容,并与合作单位来宾、课程委员会成员王子卓教授、石川教授、曾家炜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 本课程从学生的综合学习体验出发,通过课程委员会,教授导师以及合作企事业单位的协力合作,旨在为数据科学学院和金融工程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提供匹配的小组实践项目、业界和学界的联合指导以及资源上的支持,希望探索出人才培养模式上富有成效的一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25年春季学期,来自10家合作单位的27个项目可供学生选择,涵盖供应链管理、营销优化、人工智能、数据治理、数据模型、数据分析、海运优化、大模型、数字人、因子投资、统计套利、市场择时、另类数据等多个领域。 首先,王子卓教授代表学院致辞,热烈欢迎到场的来宾,对合作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随后,王教授介绍了DDA4080 2025年春季课程的相关安排,期望通过该课程,学生们不仅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还能深入理解行业需求与技术前沿,进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子卓教授 2025年春季学期项目介绍 随后,各位分享嘉宾详细介绍了各项目的情况,包括项目背景与目标、相关要求和挑战、参与的收获以及企业导师信息等。 安克创新的算法总监苏广俊详细介绍了公司及其提供的供应链侧和销售侧的线上渠道需求预测、安全库存策略优化、主生产计划决策优化、用户意图识别、促销与广告预算分配优化5个项目。 安克创新的算法总监苏广俊 三态股份xLab模型组主管柳致远介绍了公司及其提供的基于真实商业场景的全自动机器学习任务框架设计、从商品SPU中识别SKU尺寸和异构平台的属性及值的标准化3个项目。 三态股份xLab模型组主管柳致远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Limited (AAIL) 联合创始人Hillman Chan介绍了公司及其提供的AI-…
三态股份是一家致力于实现行业人工智能的创新型企业,公司聚焦于SaaS软件服务、跨境电商和物流服务三个领域。凭借电商大数据的优势,在场景营销、知识产权风险预测、供应链优化和AIGC等多个领域开发出一系列创新的运营策略和产品。同时,三态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和电力工程学院等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借助专业运营团队的不懈努力,在软件、电商和物流领域持续推动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突破。 Source: 企业官网 技术专家行业分享 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跨境电商为例 三态股份xLab人工智能实验室模型主管Zhiyuan Liu先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垂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行业讲座。讲座内容包括: 跨境电商的定义、与普通电商的区别及主要形式; 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与机会,以及三态在未来的努力方向; 案例分享:展示NLP、CV、LLM等方向的实验室技术和热门开源项目如何落地商业化; 非计算机专业同学如何转行成为算法工程师。 2024年11月,谷歌博士奖学金(Google PhD Fellowship)2024年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港中大(深圳)2019级金融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孙彦荣获此项殊荣。该奖学金旨在表彰计算机科学等前沿领域的杰出博士生,今年全球仅有85位学者获得此项荣誉。 在港中大(深圳)本科期间,孙彦同学在数据科学学院樊继聪教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并在国际知名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她在国际知名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 (SCI, CCF-B类)发表论文一篇,在国际表征学习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简称ICLR)上发表论文两篇论文,均为spotlight论文(接收率仅5%)。其中ICLR是机器学习领域公认的国际顶级会议之一。 孙彦同学受邀分享了她对港中大(深圳)在读本科生的建议,尤其是在追求科研深造和国际机会方面的经验与见解。同时,樊继聪教授也针对有志进入科研领域的本科生,提出了期望和宝贵的建议。 谷歌博士奖学金 简介 谷歌博士奖学金(Google PhD Fellowship)是谷歌设立的全球性项目,创立于 2009 年,旨在高度认可并奖励在计算机科学等前沿科研领域表现卓越的博士生。该奖学金旨在直接支持博士学位的攻读,并为获奖者提供与谷歌研究导师合作的宝贵机会。 Source: https://research.google/programs-and-events/phd-fellowship/  优秀毕业生介绍 孙彦    2019级本科 金融工程专业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算法(异常检测,图度量) 毕业去向: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系统与分析专业博士生 奖项荣誉: ▪️Google PhD Fellowship 2024; ▪️于国际知名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SCI, CCF-B类)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于国际表征学习大会(… 2024年11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硕士项目举办了“走进企业”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访中国在线音乐娱乐服务领航者——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 本次参访活动以展厅体验、专家讲座、互动问答为主要内容。在参访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体验了腾讯音乐的杜比全景音效、奇喵相机生成的AI写真照和启明星AI作曲等一系列AIGC创新产品。通过这些体验,同学们对腾讯音乐将大模型技术融入产品的先进音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与技术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 企业部门介绍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是中国在线音乐娱乐服务开拓者,提供在线音乐和以音乐为核心的社交娱乐两大服务,拥有目前国内市场知名的四大移动音乐产品: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 腾讯音乐娱乐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音乐社交娱乐产品,打造“发现、听、唱、看、演出、社交”在内的全场景音乐体验,让用户能参与到音乐的创作、欣赏、分享和互动中。 腾讯音乐娱乐拥有中国海量的内容曲库,包括录制音乐、现场音乐、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凭借竞争优势和丰富的版权保护经验,腾讯音乐持续扩展与国内外知名唱片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技术和数据的赋能,腾讯音乐娱乐持续创新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提高用户参与度,也为音乐人和合作伙伴在音乐的制作、发行和销售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 Source: 企业官网 首先,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腾讯音乐产品展厅,并详细介绍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以及主要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同学们加深了对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了解与认知。 随后,讲解员引导同学们来到产品体验展厅,介绍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相关产品,包括奇喵相机、启明星AI作曲和杜比全景声音效等。同学们纷纷体验了有趣的奇喵相机,并现场打印照片作为纪念。 同学们体验 企业产品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全景音乐展厅,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杜比全景声音效。通过这一体验,大家对全景音乐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并对腾讯音乐在提升音质音效方面的先进技术表示由衷的赞叹。 同学们体验企业产品 展厅的另一侧是荣誉墙,展示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行业贡献、技术创新、… DDA4080 Capstone Project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DS and FE junior and senior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have acquired to real-world projects. Students will work in teams with their pe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both a practitioner supervisor and a professor supervisor.  For AY2024-25 Term 2, 10 partner entities will offer a total of 27 projects for students to choose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is course are warmly welcomed to register and participate in the Capstone Project Pitch Day.  Details of the Event Date and Time Dec 6, 2024 14:00 -17:10  Venue Zhi Xin Building 110 Registration Link https://apply.cuhk.edu.cn/matrix-base/rs/occupy/BFC54A1B2EADECC0650F4B85656D8C5C Registration deadline  14:00, Dec 5, 2024 Program Outline ▪️Opening ▪️Capstone Projects Introduction ▪️Coffee Break ▪️Q&A ,… 2024年11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硕士项目举办了“走进企业”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访以全景技术为基点的全球知名 智能影像品牌——影石Insta360(下文简称“影石”)。 此次参访内容涵盖企业讲座、核心产品体验以及影石在职学长学姐交流互动环节,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影石的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与发展历程,同时也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启发和思路。 企业部门介绍 影石 lnsta360成立于 2015 年,是全球前沿的智能影像科技公司。连续 6 年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稳居第一, 2024 年数据显示市占率已达 67%。产品远销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全球硬件用户数百万。先后与徕卡、 谷歌、 苹果等知名品牌达成重要合作。影石自2018 年正式入驻全球Apple Store以来, 已上线 X 系列、 GO 系列、ONE R 系列、 Flow 及 Ace Pro 等 11 款产品, 为当前入驻Apple Store的唯一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品牌。 影石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其使命是“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通过研发先进的影像设备,让用户能够轻松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其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影像品牌”。公司坚持创新,从深圳出发,将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带向全球市场。与徕卡、谷歌等国际品牌展开战略合作,产品涵盖消费级和专业级设备,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视频会议设备等,满足用户在多种场景下的影像需求。 Source: 企业官网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语音指令用影石的全景相机Insta360 X4,拍摄了非常特别的大合照,并用视频记录下了本次影石企业之旅。 同学们用影石产品Insta360 X4拍摄的全景照片 影石的研发类校招项目经理Awon先生带领同学们来到了企业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影石的“专利墙”。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专利墙展示了员工们智慧与努力的结晶,代表了影石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底气。他们将继续深耕技术,不断追求突破,为公司打造更强大的行业影响力。 展厅专利墙 接着,Awon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影石的发展历程。… 2024年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本科升学就业团队举办了iJourney主题系列活动,组织来自多个国家的同学参观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商用车安全与信息化领域的知名企业——锐明技术(以下简称“锐明”)。 此次活动吸引了约20名国际生参与,内容包括企业展厅参观、研发团队技术分享、人力资源团队校园招聘宣讲以及港中大(深圳)在职校友互动交流等环节。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了解AI辅助驾驶技术及智能服务解决方案的机会,也让大家看到了专业知识在智慧驾驶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价值。 锐明技术创立于2002年,现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商用车安全及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融合了AI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打造专业化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全国两会、卡塔尔世界杯、成都大运会、北京公交、成都公交、深圳出租、美国校车、土耳其出租、印度公交、厄瓜多尔综合交通等大型交通安保项目提供安全保障及信息化服务。 Source: https://www.streamax.com/page/about.html 首先,同学们在锐明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企业展厅,参观了锐明技术的各类终端产品、可靠性技术、摄像机、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核心技术和其应用领域(如公交、矿车、工程车、出租车、警车等)。此外,工作人员还介绍了近年来企业为其他国家提供的整车安全解决方案。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委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及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承办的 “CCF走进高校”公益活动,将于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9:00至18:00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103举办。 本次活动由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俞凯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开场致辞。该研讨会邀请了党建武教授、颜永红教授、王文武教授、Chng Eng Siong教授、Junichi Yamagishi教授、Jinyu Li教授、吴志勇教授、武执政教授等学者发表精彩报告。李明教授、杜俊教授、陈谐教授等专家将就当前热点话题进行引导发言,并邀请参会专家展开专题讨论。活动将由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的Satoshi Nakamura教授和武执政教授主持。 欢迎各位关注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前沿技术,分享学术成果。 ■ 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9:00至18:00 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远楼103 ■ 报名链接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3日(星期二)23:59。 ■ 活动议程 / Agenda ■ 组织主席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研究领域:语音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类脑计算、人机交互 个人简介:李海洲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同时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和德国不来梅大学卓越讲座教授。此前,他曾于2006年至2016年分别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于2009年担任东芬兰大学客座教授,于2011年至2016年任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教授,于2003年至2016年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信与资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研究总监。李教授曾任《IEEE/ACM 音频、语音和语言处理汇刊》主编 (2015-2018年)、IEEE语音与语言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委员(2015-… 11月23日,第一届大湾区人工智能数理基础论坛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功举行。作为港中大(深圳)十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数理基础”主题展开。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学术)罗智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黄建伟教授,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工智能数理基础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子卓教授,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此外,近百名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嘉宾也参与了此次论坛。 与会嘉宾分享并探讨了从机器学习优化算法到大模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人工智能(AI)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与所面临的挑战,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与实际应用的落地问题。 在论坛开幕式上,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黄建伟首先代表学校致辞。黄校长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来宾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及初步成果。他表示,学校期盼通过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数理基础”主题,汇聚业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袖,分享研究成果与应用经验。借此契机,论坛将推动大湾区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与可持续进步,提升该领域在全国的研究地位,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黄建伟教授开场致辞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工智能数理基础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子卓教授,代表实验室欢迎各位学界和业界同仁的莅临。王子卓教授从团队建设、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和交流合作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广东省人工智能数理基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展。他表示,希望实验室的成员能够与业内专家学者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理论的深入发展,并加速其实际应用的落地。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工智能数理基础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子卓教授致辞 此次论坛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分享各自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叶荫宇教授介绍了针对大规模机器学习提出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显著提升了梯度算法的计算效率。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计算研究院院长葛冬冬教授探讨了基于GPU架构的新型数学优化算法的最新进展,在部分场景中实现了数百倍的速度提升。 港中大(深圳)… 2024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将陆续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进行硕士、博士项目招生宣讲。此前,项目组已于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开展招生宣讲会。 这些学府在全国享有盛名,其学术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备受推崇。数据科学学院的招生宣讲活动将为学子们提供更多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在宣讲会上,我们将介绍数据科学学院的项目情况,分享数据科学的前沿知识和行业应用,并讨论如何运用数据推动社会发展。学院的教授团队将全程参与,为同学们解答疑问,分享学术经验,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欢迎对数据科学感兴趣的同学踊跃参加,与我们一同探索数据科学的无限可能! 学院目前开设有授课型硕士研究生项目4个: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金融工程理学硕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土。博士研究生项目2个:数据科学博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各项目为申请制,学生无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无需保研资格,毕业颁发教育部认证的“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博士学位。项目将采用滚动制招生方式,可尽早申请。诚邀各位学子加入! 01 招生宣讲会计划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识别下方二维码,扫码预约报名: 02 项目介绍 四个硕士项目: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金融工程理学硕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和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经管学院共同开设,并与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和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合作。项目旨在使学生掌握大数据及商业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接触到支撑大数据技术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并能在商业、政府、安全、医疗、生物、自然科学、环境等领域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大数据采集、管理及分析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就读期间参与到业界实习、实验室科研、海外交换,亦或修读更多课程。两所学院及研究院的优秀师资将共同担任项目授课教师。 2024年11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硕士项目举办了“走进企业”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访平安科技。 本次企业参访活动包括公司展厅介绍、专家讲座及互动问答环节等多个部分。此次参访不仅帮助硕士生们深入了解平安科技,还使同学们对该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企业部门介绍 平安科技成立于2008年,是平安集团旗下科技解决方案专家,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助力集团以科技创新驱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推动集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设有职场,拥有超过3500名研发人员和管理专家。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2,185项。根据2024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局组织(WIPO)最新排名,平安以1,564份生成式AI专利申请数位居全球第二位。平安科技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取得“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近年来曾获深圳《新40年·新40企》报告十大创新之星、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省市级科技奖励。 Source: 企业官网 公司展厅参观 在展厅中,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平安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历史荣誉,并展示了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讲解了平安科技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提升业务效率。 专家讲座及互动问答 平安科技的科技创新事业部副总工程师王健宗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详细介绍了平安集团及其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专家阐述了平安的愿景:“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提供商”。 专家分享及互动问答现场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平安科技的多位专家参与了讨论,包括科技创新事业部大数据实验室副总经理王建明、人力资源部培训管理室经理胡娟、招聘管理岗李雅籽、科技创新事业部杨文静和傅宁宁。他们针对同学们关于实习和职业发展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专家们鼓励大家珍惜校园学习机会,把握时代趋势,关注科技发展,并在脚踏实地的努力中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 2024年11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SDS)硕士项目组织了“走进企业”系列活动,带领同学们参观国内知名的3D视觉感知技术企业——奥比中光(Orbbec)。参访内容包括企业展厅参观、技术讲座及互动交流,旨在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奥比中光的创新技术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3D视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用3D感知改变世界”为使命,致力于提供从核心芯片、传感器模组到完整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奥比中光不仅具备设计高精度3D传感器的能力,且能实现量产,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应用,包括智能门锁、智能电视、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多种场景。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受到广泛认可,为企业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奥比中光是行业领先的机器人视觉及AI视觉科技公司,致力于构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打造机器人的“眼睛”。基于自研芯片和全栈式系统技术,奥比中光为机器人、3D扫描、生物识别等行业客户及全球开发者提供高性能的3D视觉传感器及机器人与AI视觉方案,助力新兴行业释放价值、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拥有自建生产基地,奥比中光具备百万级量产能力,提供灵活可靠的ODM/OEM 服务。奥比中光为全球超过1000家客户与开发者提供“研发+制造”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其中机器人视觉业务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 70%。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深圳,在佛山、上海、西安,美国均设有分支机构。2022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获称“3D视觉第一股”。 Source: 企业官网 首先,奥比中光开发者生态负责人彭勋禄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企业展厅,并详细介绍了3D视觉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广泛应用。
杨俊驰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他分别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获得工业工程硕士学位,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应用数学与经济学学士学位。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前,杨博士曾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杨博士的研究致力于连续优化算法的理论和实践,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特别是在机器学习和能源领域的应用。他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eurIPS和ICLR等顶尖学术会议上。此外,杨博士担任多个顶级会议和期刊的审稿人,包括机器学习(如NeurIPS)、数学优化(如Mathematical Programming)和电力系统(如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领域的权威刊物。 校长徐扬生教授颁授奖牌,副校长罗智泉教授、协理副校长李学金教授为青年科研奖得主吴保元教授(左三)、陈昕韫教授(左五)等颁发奖章 吴保元教授活跃在人工智能安全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在对抗样本、后门学习、AI伪造检测等方向上做出了标杆性的工作。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人才项目的资助,与腾讯、华为、海康、快手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陈昕韫教授从事运筹和应用概率研究,聚焦随机排队网络的数学理论和数值算法,解决大规模随机网络的高效仿真计算问题,成果在助力5G通讯网络性能保障、医院门诊流程优化方面获得应用。2024年当选运筹学顶级期刊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女性编委。 吴保元教授作为青年科研奖的获奖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他首先对这份荣誉表示感谢,感谢大学提供了理想的科研土壤和氛围。他表示评审委员会在评选过程中坚持 “不看帽子、不论项目大小层次、不数论文数量,坚持 PI 学术水平导向” 的原则,这一评价标准是对科研最大的尊重,是对科研工作者最大的鼓舞。未来期待与学校一起成长,为学校、大湾区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青年科研奖获奖代表吴保元教授发言 教授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SDS)以其卓越的师资力量而闻名,学院汇聚了来自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国际化学术人才,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授团队。在全球千强科学家中,五位教授现任教于SDS,其中包括跻身全球百强的学者。此外,学院还拥有多位曾在世界顶尖高校担任终身教授的专家,以及培养出四位院士的名师。 “数说名师”系列教授访谈将带您深入了解SDS教授们的学术成就、育人理念以及他们对学术的坚持。在这些访谈中,您将有机会找到值得追随的人生导师,并对SDS有更全面的认识。 本期“数说名师”专栏,我们采访到数据科学学院新加入的第四位院士——吴建福教授。作为首位提出“数据科学”术语的重量级统计学家,吴教授将与我们分享他的学术成就、对数据科学的深刻见解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期望。 吴建福教授(中)与采访的两名SDS学生助理合影 Biography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获COPSS Presidents' Award、COPSS Fisher Lecture Award、ASA Deming Lecture Award、 George Box Medal (ENBIS)、首届Akaike Memorial Lecture Award (赤池奖)、Shewhart Medal、印度统计学院P. C. Mahalanobis纪念讲座主讲人 研究领域:未确定性量化,数字孪生,计算机实验及线上实验(设计,建模,优化) 个人简介:吴建福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他于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并于200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还是数学统计学会(1984年)、美国统计协会(1985年)、美国质量协会(2002年)以及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研究院(2009年)的会士。他曾获得1987年的COPSS (Committee of Presidents of Statistical Societies) Presidents' Award,该奖每年颁发给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最佳研究者,由五个统计学会共同委托颁发。他的其他重要奖项包括2011年的COPSS Fisher Lecture、… A: 我会选择“Risk-taker”。 我是在大二的时候转专业来到数据科学学院,和当时同样是”新生“的数据科学学院一起去成长和适应新环境。在数据科学学院,我也探索了很多方向,从生物信息学到计算机视觉再到机器人技术,再到毕业时申请研究生院校从数据科学转到计算机科学,我在数据科学学院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一些risk,却也在其中收获良多。 Q: 学生学业很繁忙,要做到学习与生活各方面的协调是有挑战的,请问你是如何调节和克服的呢? A: 学习和生活的平衡一定是学生时代的大难题。 我认为一个正循环的生活一定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漫无目的的学习反而会让生活很乏味。如果自己的目标与学业挂钩,当学业有了一定的正反馈,生活也就不那么无序啦。如果自己的目标也与其他爱好挂钩,也要多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多增加生活的铆钉。我在大学的时候很喜欢傍晚去游泳,时不时也会用相机记录校园里的美景,这些都让我更加期待每天的生活。 Q: 你认为自己在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最受益的地方是什么? A: 我认为我在数据科学学院最受益的地方是学院的开放,自由和包容。 在数据科学专业的选课自由度很高,学院不同方向的顶尖学者教授也很多,让我能够有机会和资源去探索很多方向。学院开的讲座和大师讲堂也非常有意思,会请学界和业界顶尖学者分享自己的见解。 Q: 在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学习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习惯是值得养成或对自身发展是有帮助的? A: 我认为要学好“Data” 相关的学科,一个核心思维是去提炼背后的“underlaying…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申请季,数据科学学院本科升学就业组于9月19日至9月26日期间举办了4场“升学启航”系列分享会,为同学们的升学之路点亮明灯。9月19日下午,第一场分享会开启,分享嘉宾带领同学们了解申请材料,详细指导如何填写网申及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在申请过程中把控细节,避免不必要的弯路。9月20日,文书写作指导分享会如期开展,在文书构成,文书写作技巧等方面介绍了专业的知识和实用的建议,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如何书写简历以及个人陈述等材料。9月25日和9月26日,分享嘉宾带来两场院校项目探索的分享,从职业规划,行业探索的角度出发,引导同学们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项目,以及进行了不同申请方向的具体项目建议。分享会共计吸引了超200名同学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