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3 月 22 日万门大学大规模解散用户微信群,创始人童哲联系不上疑似卷钱跑路?

万门教育CEO童哲名下过半企业已注销 知名教育机构万门教育被曝关门跑路- DoNews快讯 传技能培训万门教育关门跑路,旗下App已搜不到,VIP群也…
关注者
3,805
被浏览
7,463,405

706 个回答

大四临毕业的时候在人人网上看到了隔壁的童哲发起的万门大学,当时就觉得很难成,因为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最大阻碍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学习的意愿和恒心不够。

直到现在,还是不太支持新潮的“知识付费”,我理解的知识付费只有两种:买正经的教材,上正经的学校,而国内这两样都不太花钱。

一些新兴的网络等资源其实也不错,我就在知乎专栏上分享些高中学习的通俗易懂、原理透彻、逻辑连贯的讲义并在公共号上把PDF直接免费放出来。但是究竟学得怎么样,还是取决于学习者本身。不管买的是几十块钱的教材还是上万块钱的网课,其实真正的学习效果主要还是由学习者本身所决定。

以前没有那么多的优质资源,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就凭课本和配套习题,照样能学好并考上好大学,作出一番成绩。也有自小名师名家环绕,自己不学无术只会胡吹乱侃还很出名的混子。

后来逐渐感觉,很多所谓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付费娱乐”,用看起来像知识的信息取代传统的娱乐信息进行娱乐,用“我在学习”“我在进步”的良好感觉塑造良好的心态,以及有时候社交中可以装装样子。

就像有些人买了很多好书却只是翻翻前言和目录,然后摆在书柜里装点门面一样。究竟有没有真正吸收并且会使用知识,自己心里清楚,人有时可以骗自己,但现实世界不会。

不管怎么说,一家娱乐公司跑路了还是挺让人愤慨的,现在网上免费的优质资源不少,便宜的好书好课也很多,免费或者便宜的娱乐也很多。学习的关键是原理、规律、推理、归纳、分析,先从大量事实中抽取出共性的原理和规律,再把共性的原理规律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大多数情况下简单易懂的知识都很难真正派上用场。

不管学习还是娱乐,不要骗自己。

有趣的是,童哲在知乎上的人设是一个创业成功的理想主义者形象。

他在知乎200多个回答中最多点赞的回答便是讲述自己在创业时的艰辛故事:因为连续长时间演讲手部出汗导致手指被汗水浸湿脱皮,连续吃三个月的宫保鸡丁,因为压力过大累到斑秃。

这个让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也令他引以为豪的公司便是“万门大学”,以我个人直观的理解,这是一个对标cousera的结合知识付费和免费公开课的学习网站。这个创立于2012年的公司曾经号称要“降低中国教育的门槛”,想让“未来有一半中国人受到万门大学的帮助”。

童哲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2017年,那个时候的他意气风发。

他春风得意的底气来自于这张照片。

那是2017年4月,他在“有什么牛能够让你吹一辈子”的回答中不无得意地说:“那天我给小米雷军、美团王兴、百度李彦宏、搜狐张朝阳、人人陈一舟他们谈笑风生,讲了三个小时的人生经验。”

显然,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这张照片对他来说的重要程度不言自明:

他似乎终于能够挤进那个“成功企业家”的圈子中。

他常常晒出自己微信中企业家的朋友圈。

这是他在知乎上内容输出第二重要的主题,而第一重要的主题则是宣传自己的“万门大学”。

这位“万门大学校长”蹭热度的能力一点也不输孙宇晨,无论在什么样的回答中都能够让“万门大学”四个字出镜。

比如“中国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的回答中,他说:“真正一流的学生绝非看天赋多高或者是成绩多好,而必须是去做一些可能会深刻改良这个国家的事情。”然后他一个急转弯说道:“万门大学就是这样的事情。”

在“靠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吗”的回答中,他充满感慨地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说自己“考上北大是用命拼出来的。”

然后接着话锋一转说他要“做点看起来貌似无法实现的大事”,于是万门大学出场。

但童哲和孙宇晨不同,他那一个个急转弯的硬植入说明他对于个人成为网红这件事情毫无兴趣。

虽然这种吃相在如今看来有些生硬,但他似乎真的在努力做成这件“改变教育”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当时似乎的确曾冲到了时代的潮头,而且领先了整整数年。

2018年,一篇《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特稿《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在互联网上刷屏。

一家名为“东方闻道”的网校与号称“中国最前列的高中”成都七中合作开设了直播班,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学生在直播镜头前跟随成都七中的学生一起学习,88人考上清华北大。

这是“网课”一词在中国最早大面积流行起来的时刻。

而写出这篇特稿的记者也一跃而成中国非虚构写作第一梯队选手,很快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直播连线作为意见领袖输出观点。

在那时的氛围下,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场教育变革的开始。

童哲在这样的氛围下也意气风发,翻看他2018年的回答有一个短回答非常有趣:“如何看待红芯宣布完成 2.5 亿 C 轮融资,却被网友发现其浏览器安装包解压出 Chrome?”

他说:“在互联网上跟这类人竞争,信心增强100%。”颇有些睥睨天下不屑于“竖子成名”的霸气。

只可惜这种豪情在今天熄灭了。

在评价一件事情的衰败时,很多人都很喜欢用这样一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绑在“在线教育”这条船上的不止他一人,2021年7月,新东方学而思等教育巨头股价应声大跌,多间机构倒闭,俞敏洪甚至沦落到直播免费送乡村小学桌椅的赚好感的窘境。

而这种如“得到app”一般主打知识付费的万门大学自然覆巢之下。

我总是忍不住想,一个所谓的理想主义者往往都是非常重视所谓的“名节”的。而事实上,童哲对于自己羽毛的爱惜也的确到达了一种近乎神经质的地步。他曾经在面对知乎答主对他在校成绩的质疑时特地找出成绩单“剖腹证粉”,甚至还一度准备起诉对方。

在那篇回应的结尾,他这样说:

“十年二十年以后,童哲可能依旧会被新的谣言抹黑,也许还在声嘶力竭地维权,但他还是会继续在做教育,万门大学也会继续成长。”

这反而更让我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窘境能够让这样一个人以默默失联跑路结束自己的创业?

他曾经回答过一个“乐视网到底是不是庞氏骗局”的问题,那时正值贾跃亭跑路,他引用了曾李青的话:“看不出乐视是庞氏骗局的人不配在投资圈混。”

我无意质疑那时他说出这些话时的“公义”,但彼时的贾跃亭与如今的他竟然以一种如此难堪的方式形成了“互文”。

如今看来,这个回答竟是充满了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