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晚,由我院承办的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暨“精是讲堂”第101期在汇贤楼113会议室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特邀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黄乔生教授主讲,由王昌忠教授主持,题为《风义师友,斯世同怀:鲁迅与台静农》。我院杨姿、范国富、付冬生等教师代表及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本次讲座黄乔生老师以“风义师友,斯世同怀”为题,该主题取自鲁迅赠予翟秋白的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借此表达了鲁迅与台静农之间深厚的亦师亦友情谊。
讲座中,黄教授详细回顾了鲁迅与台静农从在北京相识到鲁迅逝世这十几年的友情历程。尽管期间有几年的中断联系,但重逢后他们的关系却更加亲密无间。台静农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未名社同人,两人有师生之谊,也有战友之情。
然而,台静农对鲁迅的情感却始终保持低调和压抑。国民党政权迁台后,对左翼思想进行了严厉的弹压,鲁迅时代的大多数文学作品被列为禁书。台静农作为鲁迅的挚友,也曾被视为左翼分子,被列入监视名单。其寓所周围常有情治人员活动,生活可谓举步维艰。然而,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台静农对鲁迅的怀念和敬仰却从未改变。台静农服膺鲁迅的思想和品格,在艰难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深处珍藏着对鲁迅的爱戴和景仰。
黄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台静农与鲁迅在社会观念、文学风格和学术理路上都有着高度的契合。讲座以“书信”为切入点,深刻展现了台静农与鲁迅之间的情谊和精神共鸣。鲁迅不仅是台静农精神上的导师,还在生活中多次给予他帮助。鲁迅逝世后,台静农更是传承了他的学术道路,致力于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黄乔生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丰富的史料,使鲁迅与台静农这两个历史人物变得鲜活起来。正如杨姿老师所言,黄教授眼中的史料是有温度的,正是这份热爱,让他的学术工作如此出众。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田野调查,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这场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和理论基础,更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