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四)把项目带动作为发展后劲提速增效

一是扩大投资规模,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继续通过强投入培育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初步安排 201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100 亿元。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达 700 亿元,占城镇投资的 35% ,增长 52% ;技改投资达 680 亿元,占城镇投资的 34% ,增长 28% ;房地产投资达 500 亿元,占城镇投资的 25% ,增长 43% ;其他投资达 120 亿元,占城镇投资的 6% ,增长 20%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 323 项,总投资 5269 . 6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619 . 5 亿元。在铁路建设上,推进合福铁路福州段、向莆铁路福州段及可门、江阴、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等 6 项在建项目建设,动工建设火车北站新站房,力争完成投资 35 亿元。在高速公路建设上,推进福银高速公路福州南连接线等 7 项在建项目建设,动工建设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福州段、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建成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力争完成投资 60 亿元。在能源建设上,动工建设福清核电 3 号机组,推进三山泽岐风电场、华能电厂三期等 6 项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 90 亿元。在轨道交通建设上,全线动工建设轨道交通 1 号线,力争完成投资 35 亿元。

三是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持续生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精心编制 十二五 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深化项目规划、项目论证。加紧筹划和储备一批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突出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生产性投资项目,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形成滚动推进的良好格局。做细做深项目前期工作,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力争大部分今年新开工项目在第二季度前动工建设。

四是增强财政金融保障作用,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均衡、稳定增长。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投资评审管理和政府采购等工作,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集中财力保法定增长、保民生支出、保重点建设,合理控制政府性债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市级投融资平台的带动作用,盘活存量资产,创新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或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推行 BOT BT 等建设项目融资方式。鼓励民间投资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五)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动力先行先试

一是突出综合实验,全面推进平潭开放开发。 积极探索两岸共同合作具体模式,争取设立两岸合作海关特殊监管区,推进国际旅游商贸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加快建设适应大开发需求的基础设施,争取 2010 年第四季度建成平潭海峡大桥, 2011 年第三季度建成渔平高速公路,全面推进平潭环岛路、对台客货滚装码头建设,做好京台铁路平潭连接线、平潭二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启动 22 万伏进岛电力线路、江仔口 22 万伏变电站建设,加快完善供水、供气、排污、通讯等配套设施。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域、岸线等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岛。

二是突出市场导向,着力深化各项改革。 稳步推进水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整合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培育市属百亿国企和上市储备资源。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严格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提供同类政策待遇,完善融资、土地使用、公共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与服务。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规范与完善政府采购、工程、土地、产权等领域的电子化交易。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道路保洁等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认真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

三是突出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积极拓展对外经贸。 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扶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光电、纺织、显示器及配件等省级重点产业出口基地。支持企业 走出去 拓展海外市场,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壁垒。加快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扩大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强化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龙头项目、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和填补产业空白项目的招商,促进重大招商项目尽快落实落地。大力争取央属企业将产业龙头项目布局在我市,认真抓好中储粮、神华等一批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 “5·18” 活动办会水平与实效,办好第六届亚太经合组织技展会等活动,积极参加第十四届 “9·8” 投洽会等国内外经贸活动。进一步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在榕上市企业扩大投资。大力实施 回归工程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积极地引导海内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

四是突出打响海峡品牌,不断拓展榕台合作和区域合作。 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软件、动漫游戏、光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等领域,积极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转移,筹划建设东南 IC 制造业基地。推进榕台农业合作,办好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八大园区。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榕台贸易水平,争取台湾水产品市场准入在福州先行先试。抓住海峡两岸签署金融合作监管备忘录的机遇,吸引台湾金融机构来榕投资设点。争取开展外地临时来榕人员赴台旅游就地办证试点,打造榕台互动旅游黄金通道。积极拓展榕台 三通 ,争取实现空中货运直航,争取组建两岸邮轮公司,争取开通海峡快捷走廊,争取建成两岸邮政枢纽中心。建立榕台交流常态化机制,拓展榕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支持办好旅台福州同乡社团恳亲大会等活动,推动与台北、基隆等城市的对口交流。全面深化与香港、澳门在对外经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落实侨务政策、涵养侨务资源、发挥侨智侨力,巩固和拓展对外合作渠道。提升闽东北五市和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合作水平,加快构建区域共同市场。加强国内外友城合作,配合办好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继续实施四川地震灾区对口援建项目,认真做好对口支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