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可以说姐姐的童年是不幸的。电影从头到尾充斥着的“重男轻女”思想,看得人既气愤又无奈。这是这个社会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无从轻易让那些思想封建腐朽的人改观。虽说现在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风气已经淡化了很多,可我们身边还是有不少轻视女性看重男性的例子,甚至一些年轻人还是一心只想要个儿子,真不知道这种愚昧思想何时能改观,社会进步。电影后半部分,随着亲情关系铺展开来,层层递进,人物剧情又看得人如鲠在喉。
安然负责的病患孕妇一家,为了让已经生了两个女儿的孕妇再要个儿子,不顾孕妇生命危险,宁可保小也坚持让孕妇妊娠生产。最可悲的是那个孕妇,明知道自己身体条件不允许,生命也岌岌可危,可还是冒死也要生下儿子。 让旁观者不知道该谴责孕妇家人的封建无情,还是该赞叹一声孕妇那无私伟大的母爱。
那一段里,安然拼命的奔跑,拼命的想要去阻止,仿佛在向过去的自己遭遇表示反抗。她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阻止成功,但依然竭尽全力,试图去说服,尝试着对命运发起了挑战,却被摔倒在一边,她想救救那个可怜的孕妇,也想救救像她一样的“姐姐”。现实中的这种例子也不在少数,可悲可笑,矛盾又讽刺。毕竟,姐姐的痛苦不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也绝不会在这个时代被终止。
本片高潮部分,在经历种种之后的姐姐,终于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做回真正地自己。即便是全家福中没有自己,即便是在这个家给她的不是温暖是窒息,即便家人待弟弟和她的态度依然是判若两人,她还是深深的爱着这个家。
对于这个家,她一边渴望着,一边逃避着。安然在于弟弟相处的过程中,脑海中不断涌现曾经跟妈妈在一起的温馨画面,那个曾经笑容温暖的她,在天台上自由哼唱的她,彼时在深夜里面不断忏悔和哭泣。其实真正委屈的是她才对。
影片中另一位实力演员,姑妈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其实,安然拥有的那份倔强和决心,她何尝没有呢?那个年代远比现在保守,那时的人们固守陈规,对女性要求限制多,种种束缚下,姑妈选择接受。一直向往的生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影片中弟弟的演技颇佳,生动活泼,小机灵儿,深深的拽住观众的眼球,没有从
影片中跳脱出来。父母的不幸遭遇成就了弟弟的懂事。演技也很棒,虽然咬字还不太清晰,台词功底却很好,演技自然,很像男版的芦田爱菜,婴儿肥扑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惹人怜。弟弟那一句“可我只有你啊”。共情能力太强了,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电影我的姐姐中,除了女性角色,男性角色也很有特点。肖央演技越发精湛了,演什么像什么,将啃老放荡不羁的人物展现的淋漓尽致。电影里他虽然是个不靠谱的舅舅,可他也有柔软一面,那就是在自己女儿面前却比安然的爸爸更像爸爸。
虽然不喜欢重男轻女的思想,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