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害羞的匕首  ·  SqlParameter Class | ...·  1 年前    · 
沉稳的打火机  ·  ComboBox.BackColor 属性 ...·  2 年前    · 

而这一切都被偷偷藏在一旁的儿子目睹。

这让儿子彻底爆发,没有提醒奎米特浇地的水龙头忘记关了,导致水流了一晚,差点把桃树全弄死。

父子俩之间的情感拉扯,成为了一场以爱为名的无休止的伤害和报复。

他们的生活就这样轻易被大地主搞得鸡犬不宁,分崩离析。

同样面对上位者的欺压,奎米特和马有铁却做了 截然相反 的决定。

马有铁平静地接受了所有不公,唯一的反抗藏在最后的结局。

他结清了之前欠下的账。

放走了和他相依为命的驴。

桌子上摆放着疑似农药的玻璃瓶。

个中暗示,不言自明。

不过,这一点点的反抗,也还是被最后那一行小小的字幕稀释了。

而在这部电影中,奎米特家族进行了轰轰烈烈的 反抗

儿子和女儿偷偷把死兔子扔到大地主家门口。

奎米特刚开始也像马有铁一样,非常老实。

听到合作社的其他农民商量要搞抗议游行的时候。

一直非常平静,找借口刻意避开了。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只有抢收桃子。

在抗议游行被媒体报道的时候,毫不关心。

还嫌吵,把电视关了。

奎米特习惯了屈从,知道得罪不起分销商。

而在他终于忍无可忍之后,也奋起反抗。

和儿子一起开着拖拉机加入了抗议游行的队伍。

大声喊着口号,争取自己的权益,冲着分销商扔桃。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反抗只是隔靴搔痒。

最终也没有撼动工厂的决定,还是要面对失去土地的结局。

只能在一旁沉默地看着卡车摧毁地里的桃树。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只能 被动接受

这样的结局就如同奎米特为了反抗太阳能工厂,选择把自家的太阳能板拆下的事情一样,是自讨苦吃。

最终导致自家没有电用。

只能妥协,把太阳能板重新装上。

反抗与不反抗,都是同一结局,最终都走向消逝。

那么,为什么农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难?

一方面是 既得利益者的傲慢和冷酷

大地主会肆无忌惮地拿走土地,正是抓住了奎米特一家有理说不清的劣势。

同时,又得寸进尺。

邀请奎米特一家到他的公司干活,不用背井离乡。

乍一看似乎挺有人情味,而背后隐藏的是居高临下的权力倾轧。

大地主从没站在奎米特一家的角度考量,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会感激他的这份「施舍」。

根本不了解, 对方想要的其实仅仅是守住本就属于自己的所得

在《隐入尘烟》中也是如此。

当首富儿子发现马有铁献血没有任何私心,只是想帮助村民们尽快拿到工钱的时候。

他心里没有任何触动,只是不屑一笑。

还揶揄马有铁。

「你这会儿还在献血着呢,你还在替他们说话啊。」

既得利益者不相信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和善良,只会觉得他们 太傻

现实中这样的冲突也屡屡发生。

前段时间,有农民去农林公司索要拖欠的土地流转费。

工作人员却一直嬉皮笑脸,只顾喝茶聊天。

把农民的激动和焦灼当成笑话来看。

还有洗碗女工因热射病去世的事件。

面对工厂苛刻的不能请假的要求时,洗碗女工一忍再忍。

最终支撑不住,因为热射病进入了ICU。

而在抢救期间,她被公司抢先断定「治疗意义不大」,拒绝支付剩下的医疗费。

公司请了三个律师,拒绝认定工伤。

可见,比起人命,公司更重视的是自身的利益。

来源:极目新闻

另一方面,农民 维权的代价太大

因为当时只有口头约定,奎米特一家很难再去追溯,寻找证据。

而且由于大地主的时间限制,必须抓紧时间抢收桃子。

在这种情况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们只能先抓住能够抓住的切实的收益,暂且放弃维权。

还有马有铁被逼献血的事情。

反抗不仅会遭到全村人的非议和道德绑架,还有可能遭到首富的报复。

他得罪不起首富,只能被逼着接受。

因热射病去世的洗碗女工,生前被逼接受工厂苛刻的出勤要求和高强度的工作。

如果选择请假,那么就有可能被扣掉一个月的工资,甚至丢掉这份工作。

为了生计,她咬咬牙一忍再忍。

而如今,家人为她维权的路上,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始终在为工伤赔偿奔波。

还要花钱打官司,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

来源:极目新闻

而最为关键的是,藏在良善和老实背后的 麻木

就如同马有铁。

根本没有反抗的意识,因为他对集体有着习惯性的沉默和顺从。

其他村民怎么做他也怎么做,其他夫妻怎么做他也怎么做。

当他看见对面夫妻就在搭伴儿干活的时候,他会对贵英提出同样的要求。

贵英力气太弱小,没有把麦子挑上来。

他就生气着急,骂贵英是「闲王」。

这是他在全片中唯一对贵英生气的场景。

而在面对村民的揶揄和讽刺时,他常常默不作声。

即便村民们集体揶揄马有铁是熊猫,哄堂大笑。

马有铁也只是埋着头,静静地坐在一角。

因此,村民们都没有反抗的时候,他自然也不会反抗。

很容易就答应了献血。

这样的驯化,也导致马有铁对现实的变化似乎总有一种滞后的 钝感

他没能第一时间分析出潜在的危机。

在拆空房的政策下来的时候。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村委会口中的空房就是他们现在住的房子。

还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直到房子的主人找来,要拆房的时候。

他才恍然大悟。

生活中,这种麻木却常常被包装成温良,得到赞颂。

而《隐入尘烟》却剖开了 麻木的悲剧底色

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国民性层面的批判。

令国内观众感同身受,也造就了口碑的发酵。

但这一层本土化的表达,对外国尤其是西方评委来说未必能够捕捉和理解。

因而,也不难理解奖项最终颁给了批判色彩更浓烈、更直白的《阿尔卡拉斯》。

虽然情感色彩,价值表达有差异。

但两部电影呈现出的农民的困境是共通的。

在这一个个悲剧之下,也藏着对农民的关怀。

希望他们能被看见,而不必「隐入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