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动漫稿费风波回顾 国漫行业将迎新格局
上周因腾讯动漫对漫画作品的政策调整引起国漫圈又一次讨论热潮,关于“国内动漫行业是不是迎来了真正的寒冬”、“面对退潮的资本、破灭的泡沫,漫画作者、工作室该如何自处”等问题,许多从业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面哀鸿遍野,实际上多数知名圈内人都认为是好的迹象。
近年来国漫行业野蛮生长,许多画手、工作室投入了刷稿盛宴,抱平台大腿、薅资本羊毛,但本身缺乏造血能力的漫画终究让资本望而却步了。如今资本退潮,洗去的只会是没有真材实料的内容,真正的好作品依然能沉淀下来。
腾讯作为行业巨头,已经意识到国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此次政策调整是主动求变、积极自救的手段。当作者、读者、资本都能将目光聚焦到好内容上,这个行业才算是步入了正轨。
事件回顾:网传腾讯动漫断粮四月、腰斩作品
实为鼓励作品转付费
10月29日,一则疑似腾讯动漫平台责编发布的消息传遍网络,其中提到“腾讯内部部门调整”、“预算锁死”、“四个月断粮期”、“寒冬来了”等关键信息,让原本就不太平静的国漫圈再一次躁动起来。
后来微博又有加V动漫博主称“腾讯漫画腰斩名单出来了”(这则微博现已删除),有读者发现确实有不少原本免费的作品转付费了,也有作者坦言作品被砍或宣布新作无限期停更,一时间“腾讯动漫将腰斩大批漫画作品”的消息又让漫画作者、工作室惶惶不安。
10月30日,疑似腾讯动漫知乎官方号回答了知乎“如何看待腾讯动漫疑似因内部调整,无法给旗下签约漫画家发放稿费一事?”这一问题,称“腾讯动漫真的没有出现拖欠作者稿费的情况”。
随后腾讯动漫平台编辑新的消息截图曝光,称“作者稿费会如数支付”,但提到了“平台策略确实会有一些调整”。
10月31日,腾讯动漫官博发博正式辟谣,称“腾讯动漫停止支付作者稿酬的消息实为误传”,并称稿费将如数支付,同时承认平台政策做出调整,部分作品转付费,“由用户和市场决定作品发展”。
回顾这次“腾讯动漫稿费风波”事件,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如下信息:
-腾讯动漫鼓励作品转付费,由用户和市场决定作品发展
-质量不高、用户基数少的腰尾部作品可能被市场淘汰
-优秀作品、作者将会获得更多支持
-腾讯依然看好动漫市场
国漫市场狂欢后的一地狼藉
2008年中国互联网第三次浪潮使得网络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为网络漫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2009年底到2010年期间,网络漫画平台应运而生,许多作者投身其中,诞生了大批优秀网络漫画。短短两三年间,漫画平台生产出的网络漫画就将纸媒漫画逼入绝境,实体杂志一家接着一家倒闭。
在此次腾讯事件爆发后,漫画家@壁水羽 发表了长文《腾讯动漫暴雷,对从业者是一次打击,对行业是一次机遇》(后修改为《动漫平台暴雷,对从业者是一次打击,对行业是一次机遇》),其中提到了资本的狂欢始于12年有妖气的漫改动画《十万个冷笑话》,这些新兴作品让资本看到了动漫行业的发展潜力。
人气漫画家@凌宇沫 在长文《写给所有在看漫画的你》中提到,15年左右IP概念席卷国内,一时间似乎所有漫画作品都成了宝贝。
资本的大量涌入,大量漫画平台不断兴起,对漫画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投入其中的画手也越来越多。人们看到了商机,抓住了机会,一个个漫画工作室以此为生,不断刷稿,不断汲取平台的血液。
这样做出来的漫画作品自然质量不会高到哪里去,身为生产者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吗?不,大家都知道,都看在眼里,但参与刷稿的人沉浸在表面繁荣的资本狂欢中,无法自拔。在腾讯事件爆发后,有漫画公司坦言,自己家必然也有作品被砍,也承认自己制造的是垃圾,但已经加入这场狂欢的他们,只有泡沫破灭才能迫使他们收手。
资本退潮了,惶恐的人很多,必然有许多漫画工作室、画手受到牵连,可能会因此破产、失业,有一批公司、从业者、作品将会被淘汰。但资本冷热是很正常的事,资本退潮也不全然是坏事。
漫画家@重工组长于彦舒 称这已是他从业以来第五六波寒冬了,对洗牌见怪不怪,同时指出真正的漫画家和读者都不会被洗掉。
人气漫画家@凌宇沫《写给所有在看漫画的你》一文中提醒了人们,“腰斩”在纸媒时代是见怪不怪的,画得不好的,就是要被腰斩的。也提醒了人们,这几年是由资本掏钱请读者免费看漫画的,但是看漫画本来就是要花钱的,只是现在许多人已经忘了。在《2018国产漫画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国产网漫用户超过了一亿,但付费意愿却低于5%。
如果漫画自身不具备造血能力,又无法有效地向下游产业转化,即使是有好看的流量,无法变现的流量到头来也只是单纯的数字。资深漫画家刘冲老师@刘冲LDART 在接受鳗娱FUN采访中提到,漫画应定位为上游低价试错工具,更好地为下游转化服务。只有转化为优秀的下游IP才能体现漫画的商业价值。( 刘冲老师的深度采访将由鳗娱FUN平台稍后分享,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
漫画家@大风刮来的吴青松 指出,漫画的本质是文化产品,即使资本青睐也难以违背其本身自然的发展规律。文化产品需要沉淀,而不是狂欢。
如今也不再是过去那个全民热衷看漫画的时代了,如今的人们已经有太多太多的选择,漫画不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了。
近来漫画平台的频频暴雷加上腾讯动漫的政策调整,才让不少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圈内许多从业者其实早已察觉到其中的问题,而腾讯此次做出的改变,反而可能是个好的开端。
但质疑的声音从来不会少,有人提出,只要类似《通灵妃》这样的流量产品还一直霸榜,改变就无从谈起。不能否认的是,要平台放弃这样的流量头部作品不现实,这也是为何腾讯动漫在大刀阔斧改革、鼓励作品转付费后,流量并未出现断层式下滑的原因之一。
变革不是容易的事,变革之路大抵是崎岖不堪的,但这是必须进行的事,行业阵痛过后,才能涅槃重生。
B站或加入战局 国漫新格局展望
目前国漫平台巨头有腾讯、快看以及小明太极系。对于极其低调的小明太极,可能有许多读者朋友都不太了解,成立于16年10月的小明太极,目前已拥有看漫画、知音漫客、漫客栈、漫画台、爱飒漫画、神漫画、爱优漫、酷漫漫画8大互联网漫画平台,目前位居行业第三。
作为国漫行业中的巨佬,小明太极不仅低调,业务还十分广泛,涉及纸媒、网媒、电视媒体、院线、内容创作、泛娱乐开发、衍生品开发、海外发行、线下体验店、动漫明星经纪等,甚至还有动漫商业地产如主题公园、动漫小镇、动漫产业园等项目开发。
行事低调的小明太极一直在持续投资动漫产业,而国漫行业的另外两大巨头显然也没放松步伐。在爆出腾讯动漫稿费事件时,据悉快看漫画CEO陈安妮就在微信群表示“快看还在保持原有的节奏签约新作,并且稿酬一直在按时发放”,稳定军心。
11月5日,月蚀动漫宣布获得快看漫画600万元A轮战略投资,由此看来快看漫画并未打算收缩对动漫的投入,反而有扩张之势。
而作为最近话题不断的腾讯,则是在近日举行的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强调对二次元业务的重视,一是通过腾讯动漫和腾讯视频动漫频道,深入孵化和培养自有动漫IP内容、PGC内容;二是通过波洞星球打造UGC社区,和腾讯视频、腾讯动漫一起拓展电视剧、手游、出版物、衍生品周边生态等内容,实现IP商业化变现。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近期还花了超过3亿美元投资B站,双方在动画、游戏等ACG产业会有更多深度合作,其中包括在版权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互相开放动画片库、在动画项目的采购参投自制方面建立深度联合机制等。
而早在今年五月份,B站就注册了一个“哔哩哔哩漫画”官方账号,引发了人们对于B站即将进军漫画界的猜想。如今B站和腾讯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是不是也有可能在漫画领域有所合作?
近日,网上还有爆料称B站计划收购网易旗下漫画社区“网易漫画”,但网易目前尚未回应。
11月2日据36氪报道,二次元音频社区猫耳FM已被B站全资收购。猫耳FM平台收纳了包括有声漫画、广播剧、电台等二次元以及泛二次元声音内容,也与腾讯动漫、网易漫画、有妖气、布卡漫画之间合作将国内市场已经成熟的头部IP作品制作成有声漫画,投放到猫耳FM播放。
通过种种迹象我们可以大胆猜测,B站或将加入国漫战场。而B站作为一个被大家公认的“二次元社区”,在ACG产业中布局已久,倘若真的涉足漫画领域,也具备其他单纯的漫画平台所无法比拟的优势。B站原来所积累的用户与漫画读者群体高度重合,可以有效地将用户导流到漫画新板块中。由此可以推测,假如B站开拓漫画板块,深耕国漫领域,或许会成为国漫行业的另一个新兴巨头。
纵使资本冷静,腰尾部作品被无情淘汰,工作室、漫画作者面临破产、失业,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动漫行业仍然是未来主流产业,行业巨头并未放弃动漫市场,而是在不断调整、优化、投入、发展。与其嚷嚷着寒冬,不如沉下心做内容,静观其变,等待暖春的到来。
参考文章:
三文娱《2亿入股飒漫画,8个网媒品牌日活500万,小明太极要做资源整合方》
IT桔子《国产网漫前路漫漫:用户超1亿,但付费意愿却低于5%》
东西动漫研究组《腾讯二次元的中场战事》
文/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