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卖萌的单车  ·  2015 ...·  10 月前    · 
卖萌的单车  ·  飞凡全栈自研的RISING ...·  11 月前    · 
有情有义的卤蛋  ·  三贵轮椅·  1小时前    · 
曾经爱过的机器猫  ·  北京市商务局·  1小时前    · 
首发于 风云之声
龙象之争:大国之战(上)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龙象之争:大国之战(上)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总的来说,边境冲突,最有可能;列强怂恿阿三打局部战争,符合西方利益,有极小极小可能;长期支援阿三和土共打全面战争,不符合全球利益,不可能。为了过瘾,咱就以1962年那种规模的局部战争为蓝本,描绘一下现代大国战争。

本文是死后涅槃,不得不多次强调:第一,中印爆发大战的可能性极小,原因是双方都明白损失大于收益;第二,本文纯属虚构瞎猜,各位就当科幻片看吧!第三,码字前祈个祷!

战争规模

如果把打仗分为“边境冲突、局部战争、全面战争”,中印可参照中苏珍宝岛边境冲突,最大可能是,两边摆好龙门阵(当年中苏可是陈兵百万),一巴掌扇过去,然后谈判。

如果把背景放大一点,有很小的可能是局部战争,但也是微乎其微的可能。土共崛起,已经没有常规方法可以压制,大国战争可能是仅剩的手段,脚盘狡猾的很,于是众列强怂恿阿三出头,看热闹不嫌事大。

至于全面战争,不太可能。阿三要全面战争,必然接收西方大量支援,现在都讲究暗地里下手,如果列强再这么明着欺负土共,谁敢保证土共不找上门来?用导弹撸你的海外基地,打打货轮,捅捅卫星,一来二去容易引发大流氓对决,谁会承担这种风险?退一步说,阿三自己也不至于抽风到与一个大流氓打全面战争。

总的来说,边境冲突,最有可能;列强怂恿阿三打局部战争,符合西方利益,有极小极小可能;长期支援阿三和土共打全面战争,不符合全球利益,不可能。为了过瘾,咱就以1962年那种规模的局部战争为蓝本,描绘一下现代大国战争。

战争对民生影响极大,中国原油储备不足90天安全线,如果爆发战争肯定缩减民用燃油的供应。如果把经济民生都考虑进来,脑子就不够用了,咱仅单纯考虑军事因素。有言在先,全凭猜测,概不负责。

第一场:边境冲突

俘虏或歼灭越境敌军,引诱敌大部队火力支援。然后用火箭炮和火炮对敌支援单位实施火力覆盖。

顺便摧毁边境所有哨所掩体。

预警机、歼击机和防空导弹,确保绝对制空权,电子干扰机对敌方雷达实施干扰,然后由攻击机打击地面移动目标,避免地面部队直接对抗。

阿三请求停战,默认不丹和土共发展全面关系,承认土共势力在南亚的存在。 冲突结束! 战后总结:你看看,打仗有必要送那么多人到边境100米吗?

第二场:局部战争

土共以前对外战争,多少有点立国立威的意味,只求赢,不求现实收益。今天解放军冒着生命危险打仗,如果仅仅为了赶走几个阿三,为键盘侠解解气,就太没追求了!

付出一场战争的代价,就必须有对等的收益,这门生意可以参照美帝,大流氓吃肉,小流氓喝汤。可惜这厮做砸了几场生意,没了本钱,是该轮到土共接衣钵了。

  • 战争目标

1.协助小巴完全控制克什米尔2.摧毁阿三核力量3.促成东北邦独立4.控制所有争议地区5.打断阿三工业化进程6.不谋求对阿三的占领和控制

解读:

第一,与有核国家边境冲突,土共干过一次,与有核国家打一场本土的局部战争,没人敢尝试。作为决策层,要把核打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动手前必须摧毁其核力量。可一旦动了人家核武,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索性直接干趴下,至少让他核武库二十年缓不过劲来。

第二,占领阿三,一则没这实力,二则会引起大小流氓强烈反弹,不明智。

第三,阿三有很多好东西,当年大阴帝国对三哥多来劲啊!阿三出息之后,也想当工业国,土共成为工业国后,美帝已经悔青肠子了,所以在打断工业化进程上,利益是一致的,这生意可以谈。

  • 战前

《JF军报》首次承认096战略核潜艇和095攻击型核潜艇已经服役,并宣布2艘096战备巡逻印度洋的计划。

《XW联播》曝光DF41试射画面,证实传闻中的DF41已经服役,同时,罕见地连续试射多枚洲际弹道导弹。

DF26反舰导弹进驻青藏高原,威慑孟加拉湾的三艘美军航母。

“快舟”火箭连续发射多颗侦查卫星,临时加强侦查能力,确保战区无死角。

陆基反导系统进驻青藏高原。

短程弹道导弹进驻青藏高原。

常规武器部署到位。

解读:

核威慑是打消列强趁火打劫心思的最有力手段,也是警告对手核武库别轻举妄动。

阿三只有“烈火5”勉强算远程导弹,是否服役未知,但数量肯定不多、性能必定一般,多准备一些反导拦截弹,全部拦截难度并不大。

侦查卫星轨道偏低,绕地球转圈的角速度较快,无法长时间在战区上方停留,而且单颗卫星的侦查范围有限,这些都需要靠数量弥补。

“快舟”火箭和车载导弹类似,随便找个地方就可无依托发射,战时可快速补充卫星。2017年初,快舟一箭三星成功发射,其中一颗“吉林一号”灵巧视频星03星,能获取目标区域高清彩色视频影像,里面的味道慢慢体会吧。

  • 宣战

土共驻阿三大使馆正式向三哥政府递交宣战书,并向全世界公告。

侦查卫星最后确认敌方核武库、核武工厂、核潜艇基地、弹道导弹基地的坐标,实时跟踪公路机动导弹车、航空母舰,搜索敌方核潜艇位置。

锁定已探明的敌方军事侦查及通信卫星轨道。

敌方反应:

弹道导弹立刻启动发射程序,导弹车前往发射阵地。导弹发射准备时间大约30分钟。

“歼敌者”号核潜艇携带12枚射程700km的K15核导弹进入印度洋。

4艘“苏坎亚”级护卫舰携带8枚射程350km的“丹努什”弹道导弹紧急出港。

解读:

战争爆发,核武器无论使用与否,都必须处于临战状态,阿三的反应很正常。个人猜测,如果有核国家发生战事,其他大流氓的核导弹也都会处于临战状态,所有部队一级战备。所以说,大流氓对决真的是对人类文明的不负责!

阿三平时只在乎拥有,不在乎训练,所以假设舰艇均在军港内。

  • 第一波打击

东风-26携带大型钻地弹和中子弹,对已标定的核设施实施饱和攻击,破坏敌方原子弹核装药,杀伤核武相关的技术人才。

东风-16携带集束弹,打击正在发射作业的导弹车。

长剑-10巡航导弹,在北斗系统引导下,打击敌方幸存的公路机动导弹车。

东风-26反舰导弹,对游弋在孟加拉湾的阿三“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实施饱和攻击。

反击-3反弹道导弹,攻击敌方低轨道侦查卫星。“死光”高能激光武器,致盲敌方高轨道侦查及通信卫星。

敌方“歼敌者”号核潜艇于印度东岸潜入大洋,卫星无法继续跟踪。

解读:

各大流氓均未明确承认中子弹是核武器。中子射线会加速U235的裂变,使核弹头作废,避免了常规打击遗漏目标的风险。但中子弹对其他设备的破坏有限,必须和常规打击配合,而且常规打击可以预先破坏中子防护层,增加中子弹的打击效果。

配备钻地弹的东风15,拉长圆柱体的侵彻弹头和普通弹头外形有明显区别,可穿透60米高强度混凝土,弹头上还装尾翼,精度肯定不差,据说能到个位数,对付阿三绰绰有余。

东风16是东风15的升级版,是短程导弹的集大成者,可能已经取代了DF-11和DF-15的早期型号,大规模部署。东风26除了凿航母,也是中程地地导弹,可以配钻地弹、中子弹、核弹。

击沉航母对战局并无影响,战机都是从空军基地起飞的,关键是让美帝明确知道解放军有能力击沉上千公里外的航母,顺便打击印军士气和高层战略信心。

阿三无论“大地”导弹还是“烈火”导弹的射程都很感人,为了威慑土共,只能靠近中国部署。这也为土共带来便利,以东风16的1500km射程基本能全覆盖。

阿三导弹保障装备无法机动,所以导弹车并不能离开技术阵地太远,卫星只要盯住阵地,要跟踪导弹车并不难。东风16虽然无法攻击移动目标,但阿三的导弹车从停车到发射至少30~60分钟,足够东风16赶路了。

巡航导弹通常打击地面固定目标和海上目标,美帝前几年升级了“战斧”的数据链系统,使之具备了打击地面移动目标的能力。土共的数据链和北斗玩的挺溜,长剑10可能也具备了同样的功能,用来对付四处转悠不停车的导弹车。不过,巡航导弹的飞行时间较长,和弹道导弹配合时间比较难凑。

  • 打击效果评估

核武库完全摧毁,导弹基地完全摧毁,导弹车完全摧毁,在建核潜艇完全摧毁,达成预期目标。

4枚东风-26全部击中航空母舰,其弹药库发生殉爆,彻底击沉航母,达成预期目标。

悉数击落或致盲数十颗侦查卫星和通信卫星,瘫痪大部分阿三军用卫星系统,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摧毁核潜艇基地,但核潜艇成功逃逸,未达成预期目标。

解读:

因为被打击的目标深入腹地,无人机无法侦查,打击效果评估主要依靠卫星和少量渗透敌后的特种小队完成。

阿三没有抗打击的导弹发射井,而是类似于火箭发射的发射架,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阿三卫星的零配件全世界随便买,凑一凑,性能还是有的,不可不防。

幸存的核潜艇、核护卫舰的核威慑力约等于无,常规战阶段再搞定不迟。

  • 小结

第一轮打击,基本达成预期目标,阿三经营数十年的核武事业就此中断,已不具备发动核战能力,战争被限定为常规战争。

战事进入第二阶段的常规战。

第二阶段:常规战

常规战争怎么打?和二战有多大区别?

是这么打?

还是这么打?

或者这么打?

文末,放个经典的挠心结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扩展阅读:

与死神赛跑:论机动性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核弹成长记:看我七十二变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从地图看沿海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降维打击:电子战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胡搅蛮缠:诡异相对论 |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背景简介: 本文作者老和山下的小学僧,著名科普作家。文章2017年8月27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龙象之争:大国之战(上) ),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 祝阳
编辑于 2020-11-07 10:34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风云之声

    风云学会,科学素养,家国情怀,横跨文理,纵览风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