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阳光的楼房  ·  文学艺术·  1 月前    · 
阳光的楼房  ·  奥里萨邦·  11 月前    · 
斯文的烈马  ·  权力的游戏1季裸镜片段_头条·  14 分钟前    · 
咆哮的小蝌蚪  ·  南京市人民政府·  14 分钟前    · 
有腹肌的啄木鸟  ·  江苏省人民政府 头条 ...·  14 分钟前    · 
奥里萨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它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该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 羯陵伽 、乌替卡尔或奥扎德沙。
早在公元前4至5世纪,沿海的港口就非常繁荣,那时奥里萨的航海商人萨查巴斯人,就到爪哇、 苏门答腊 婆罗洲 和巴厘岛进行贸易活动。他们不仅带回了财富和繁荣,也对外传播了印度的文化和文明。据说,锡兰的第一个国王维查亚,就是带有 奥里萨人 血统的一位王子。
公元前261年, 阿育王 大帝通过激烈的流血战争占领了 羯陵伽 。然而,大量的死亡和严重的破坏,使得阿育王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决定回心转意,信奉佛教,他在余生中大力传扬和平和友善。羯陵伽帝国在公元前一世纪喀罗吠剌国王执政期间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他甚至一直追赶希腊的德米特里国王到了境外。 布巴内斯瓦尔 的乌达亚吉里山上的诃提衮帕(象窟)中的题迹记录了他的执政故事。随后设赏迦国王统治了奥里萨。
公元7世纪, 曷利沙·伐弹那 国王统治时期,中国高僧 玄奘 访问了奥里萨。
奥里萨邦在地理上可分为四个明确的区域:西部高原、中央的河流盆地、东部 丘陵 地区和沿海岸地带。每个区域在气候、文化和人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由于整个邦坐落于热带地区,气温很高,特别是在四、五月期间。然而,由于海洋的影响,沿海地区气温相对较为温和,而山区的天气则非常闷热。六条流出邦外的重要河流是:苏巴纳雷卡河、布达巴兰加河、拜托拉尼河、 婆罗门河 默哈讷迪河 和如斯库尔 亚河 。稻米、豆类、蔬菜和鱼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不同类型的皮萨(一种用米粉、gur、椰子、奶油和其它成分做成的糕点,根据种类不同,成分搭配有所不同)和牛奶、干酪是精致特别的奥里萨邦美食。农业是该邦的经济支柱,奥里萨邦人口中的64%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生产。稻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而甘蔗则是 奥里萨 最主要的 经济作物
奥里萨邦自然资源丰富,是森林和矿物之库。奥里萨邦的西部和西北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铁、锰、铬、石墨、煤和石灰石等,其 煤炭储量 占全印度煤炭储量的五分之一, 铁矿砂 储量占全印储量的四分之一, 铝矾土 储量占全印储量的三分之一,印度 铬铁矿 藏大部分在奥里萨邦。
奥里萨邦交通不便,铁路、公路甚少,每逢雨季,许多地区往往同外界断绝。
奥里萨邦名义上的邦首脑是由印度总统任命的邦长,实际行政权力由首席部长领导的邦内阁掌握。邦长任命在 立法会 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首脑为首席部长,并根据首席部长的建议任命邦内阁成员,邦内阁向邦立法会负责。
2009年该邦议会选举之后,在奥里萨邦Biju Janata Dal为执政党,印度国大党是主要的反对党。奥里萨邦现任邦长为 Senayangba Chubatoshi Jamir ,现任首席部长为Naveen Patnaik。
奥里亚语 ,来源于 梵语 ,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该邦最主要的语言,84%的人口都使用这种语言,但他们也能理解和使用印度语, 乌尔都语 以及 泰卢固语 。该邦使用奥里亚语作为其官方语言。
在印度的各个邦中,奥里萨邦的部落数量最多,共有62个,部落人口要占到奥里萨邦总人口的的23%。这些部落主要居住在南北走向的 东高止山脉 山区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部落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三个区域: 科拉普特 .松达加尔和马尤布汉杰。主要的部落有:萨如若.桑塔尔.本度.布 米阿斯 .奥荣和戈芷。
部落社区处在不同的 社会经济形态 之中,一个极端是部落的生活相对封闭和相对古老,其文化核心尚处在原始状态,而另一个极端是部落的生活和文化与一般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部落的人们通过社会组织.语言.礼仪.节日以及服装.饰物.手工艺品来表现他们的文化特性和特征。
部落的内部事务经过村民会议和年轻人舍馆处理。舍馆是部落文化的核心,可以加强古老的传统。部落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密切地与宗教信念.仪式活动.家畜献祭和超自然的权力信念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文化体现出了他们的生命意义和深度,以及社会结构的稳定团结。 奥里萨 的部落通过各种节日和仪式活动,保持了他们丰富多彩的舞蹈和音乐传统。
奥里萨邦被誉为纯粹的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古籍中说它是“神圣之国”、“可以赎罪的地方”。
奥里古时奥里萨邦有三个名称,即奥特拉、乌特伽尔和格岭伽(即 羯陵伽 )。史学家认为古时奥特拉人和格岭伽人曾先后在这地区建立过王国,因而得名。奥特拉人建的王国叫奥特拉国,奥特拉一词逐渐讹为乌里萨即 奥里萨 。后来格岭伽人又在这里建立王国,名为格岭伽国,即历史上有名的 羯陵伽国 ,格岭伽国分两个部分,南部叫蒂利岭伽,北部叫乌特伽尔。格岭伽和乌特伽尔都是梵文词。 佛典 里称奥里萨为“乌伽尔”或“原始民族国”,从语音上看,乌伽尔交际上是乌特伽尔的简化形式,意思仍是北部,即北格岭伽。 奥里萨人 仍喜欢称自己为乌特伽尔人或奥特拉人。
奥里萨邦2004年GDP产值约为180亿美元。奥里萨邦以农业为主,全邦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盛产水稻、小麦、 高粱 、油菜、黄麻、粟类、甘蔗等。
奥里萨邦主要工业有纺织、水泥、钢铁、造纸、制糖和化肥工业等,并在铝业、热电厂、石油化工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吸收了大量的投资。
印度排名前几位的IT咨询公司,包括Satyam电脑服务公司、 塔塔咨询服务公司 、Mindtreee咨询公司都在奥里萨邦设立了分支机构。 IBM 、SYNTEL、 BOSCH WIPRO 公司也在奥里萨邦设立了研发中心。
摩根斯坦利研究报告预测,正如 班加罗尔 软件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吸引了大量投资,奥里萨邦将有大规模的投资涌入与制造业相关的产业。截止到2006年7月,计划注入奥里萨邦的资本已经达到了900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开发、教育、医疗、道路、港口、机场和酒店等。

奥里萨邦 札格纳特节

札格纳特节:每年仲夏, 札格纳特 神的兄妹,即普里的札格纳特庙中被奉祀的大力罗摩神和苏帕德拉神,在21天中的每个晚上都要被庆祝的游行队伍供奉在那仁德拉的一艘装饰明亮的船上来回巡游。在印历三月(公历六月)满月之日,神像开放给公众礼拜,这就是斯纳那伽恰节又称沐浴节。沐浴节后,要花费15天时间重新彩画神像,以准备庆祝神车节。神车节在印历四月(公历六月至七月)庆祝,神像被安放在巨型战车上送到行宫里停放九天,然后再返回原寺。太阳神的战车又称“楠迪昊驷”,有23肘尺高,共有18个轮子。大力罗摩神的战车有22肘尺高,有16个称做塔拉瓦加的轮子。苏帕德拉神的战车称德瓦达拉,有21肘尺高,14个轮子。这些两轮车每年都要根据古代的规格严格建造。巨型神车一次要有几千个虔诚的信徒推拉。其场面之壮观,情绪之热烈,使神车节成为世界上最值得观看和难以置信的节日之一。

奥里萨邦 湿婆节

湿婆节 (又称Jagara节)或 湿婆 夜节,是 礼拜 湿婆神 的一个节日,人们在印历12月(公历二月至三月)的第14天,带着非常虔诚之心来庆祝这个节日。过去,奥里萨是信奉湿婆神最普遍的地方。遍布全邦建造了无数供奉湿婆的寺庙,仅 布巴内斯瓦尔 一地大约就有500个供奉湿婆的寺庙。
奥里萨邦举行的这个节日活动具有非常热忱的宗教性。依照传说,这天非常重要,相传天神和阿修罗为求甘露而 搅乳海 时浮出一种能毁灭整个世界的毒药。湿婆为拯救世界,吞下致命毒药而死。在节日期间,几乎所有重要的湿婆庙都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成千上万的人们从清晨起就成群结队地前往这些寺庙参加礼拜活动。有些地方还安排有大型的集市,买卖各种商品货物。

奥里萨邦 达尔克亥舞

达尔克亥舞是奥里萨西部流行的一种 民俗舞蹈 。它来源于都瑟瑞赫,这种表演形式在其它节日中非常流行。达尔克亥舞主要由宾哈尔、库达、莫尔哈、萨马以及其他一些部落的年轻女子参与,男人则充当她们的鼓手和乐手。这种舞蹈伴随有民俗音乐,演奏的乐器有朵尔鼓、尼萨(一种大铁鼓)、塔姆克(一种极小的边鼓)、塔萨(一种边鼓)和马合瑞。
人们最熟悉的是达尔克亥舞表演开始和结束时所说的话语,通常被借用于向姑娘求爱时的说辞。茹阿达和克里希那神的爱情故事、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情节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通常都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有时,表演者围成几个同心圆圈按照顺时针和反时针方向跳舞。女人通常穿着富丽的桑巴普尔莎丽,双肩披着围巾,围巾的两端持握于双手之中。
自公元前2000年绵延至今有文献可考的历史中,毫无疑问地,是奥里萨邦境内星罗棋布地遍布着的古代遗迹。从西素帕勒格勒赫遗址到雄伟壮丽的林迦拉贾神庙和 札格纳特 庙,从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到雕刻精美的穆克泰西瓦尔神庙和其它类似庙宇。在拉特纳吉里、拉利塔吉里、乌代基里和其它地方发掘的各类考古发现,说明奥里萨还受到佛教的影响。肯达基里和乌代基里以及其它地方的那些石凿洞穴表明 耆那教 也在 奥里萨 留下了它的影响。
布巴内斯瓦尔
奥里萨邦首府—— 布巴内斯瓦尔 ,广泛地被人们认为是“印度的神庙城市”。这里是印度教一个十分重要的朝圣中心。这座曾经自豪地拥有2000多座神庙的古老城市,如今仍有数百座神庙点缀其间。正是在布巴内斯瓦尔这里,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 奥里萨神庙 的建筑风格从其初期逐步发展成熟,最终达到顶峰。如今,新的布巴内斯瓦尔城以其现代化的建筑完美地烘托出其悠久的历史氛围。
帕尔苏拉迈希瓦尔神庙 Parsurameswar Temple
帕尔苏拉迈希瓦尔神庙
帕尔苏拉迈希瓦尔神庙(公元650年)是如今仍旧矗立在 布巴内斯瓦尔 城中最古老的神庙。虽然这座神庙在1903年被修缮过,继之又对其内部密室顶部作了一些改变,但其结构却完全保留了最初的形式。这座小小的神庙显示出 奥里萨神庙 最初发展阶段的两个主要建筑因素:蜂窝状塔(通常被人们叫做玖勒)和塔前的门廊(通常被人们叫做迦格莫罕)。这座塔的塔檐层层叠叠地向上堆积成尖顶,塔檐角为莲花状。塔身的每一面在中央都有隆起的一条“脊”,像是一条自下向上逐渐尖细的“翼肋”汇集到塔顶。塔的门廊成矩形,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石材板。光线通过天窗、门洞和镂空的窗格射入内部。尽管这是一座 湿婆 神庙,但也是 毗湿奴 和雷雨神因陀罗、 太阳神 苏里耶和阎魔的象征,同时还是七位母亲女神的象征。在南边的墙上,是卡尔迪克耶(湿婆诸多儿子中的一个)骑在孔雀上的一幅精美的肖像。大多数的雕刻都装饰在内部的含糊不清的马蹄形石质“框”中。这些雕刻都和佛教早期的石头僧院有关,就像不同的神的象征一样,它们说明了印度神性的相互渗透性。
林迦拉贾神庙 Lingaraja Temple at Bhubaneswar
建于11世纪的林迦拉贾神庙矗立在 布巴内斯瓦尔 城中,是这里的象征性建筑。林迦拉贾神庙的塔的高度超过180英尺。神庙上的许多雕刻描画的是正在进行宗教活动或者是拿着乐器正在演奏的一组组人群。建于11世纪的这座神庙的现存主体结构,被认为是建造在7世纪的早期石庙遗址之上,在现存的神庙建筑中似乎就可以看到那座早期石庙的一些残存结构。林迦拉贾神庙是人们膜拜神的地方。在这座巨大无比的林迦拉贾神庙建筑群中,有150座神龛,它们都十分引人入胜。
穆克泰西瓦尔神庙 Mukteswar Temple
小巧而雅致的穆克泰西瓦尔神庙(公元950年)经常被人们称作是“奥里萨建筑艺术的微型珍宝”。这座神庙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神庙建筑艺术羯陵伽学派早期和晚期之间的过渡点。在神庙的外墙上装饰有许多雕刻,表现了神的各种变化。这些神龛包括佛教和 耆那教 的形象,以及 湿婆派 (印度教)的形象。这显示了奥里萨宗教的深厚包容性。穆克泰西瓦尔神庙的“韬拉纳”(拱形门道)值得特别注意。它的雕刻极其精美,包括那些涡卷形雕刻、优美的女性形象、猴子和孔雀,以及大量精美和可爱的装饰性细部。在神庙的东边,有一个圣水池,在西南角上,有一口井,据说井水可以解决生育问题。
拉贾拉尼神庙 Rajarani Temple
建于11世纪的拉贾拉尼神庙,坐落在一片开阔的稻田里,显得十分典雅。整座神庙是用红黄色砂岩建成的,在当地,人们管这叫拉贾拉尼。这座神庙的迦格莫罕(门廊)曾经塌陷,后于1903年重建,风格简朴。而神塔却惊人的华丽,并且因其簇生于主塔的众多小塔所表达的审美观而著名。神庙的雕刻形象既优雅又活泼可爱,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表现出爱恋嬉戏,有的怀抱着孩子,有的正在照镜子或正在逗弄宠物鸟。在塔的入口门道拐角处的突出部,可以看见著名的“八方守护神”。从左手开始顺时针方向,他们依次是:因陀罗(东方, 吠陀 诸神之王)、 阿耆尼 (东南,吠陀火神)、阎魔(南方,死神)、旎隶迪(西南,苦难神)、 伐楼拿 (西方,吠陀海神)、 伐由 (西北,风神)、库柏拉(北方,财富之神,在这里是心愿树)和伊沙拿(东北方,湿婆的化身之一)。
肯达基里和乌达亚吉里石窟 Udayagiri and Khandagiri Caves,
布巴内斯瓦尔 以西7公里的地方有两座小山,肯达基里和乌达亚吉里,这里是奥里萨历史的重要纪念碑。这两座小山的岩石上有许多雕凿出来的洞穴,这些洞穴形成一层层的古老的居室,耆那教的 苦修 者就居住在里面。这些洞穴是喀罗吠剌王建造的,可能开始于公元前1世纪。乌达亚吉里的18座石窟包括著名的诃提衮帕(象窟)和铭文。诃提衮帕铭文提供了喀罗吠剌王的武功和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铭文提到喀罗吠剌王的皇城有门堡、洗浴池和饮水池,还有正式的音乐舞蹈演出。
著名的拉尼衮帕(王后窟)也位于乌达亚吉里,分上下两层,有一个大院子,还有雕刻精美的中楣。那些雕刻展示的是广为人知的神话、历史场景和宗教仪式以及许多舞者。其风格十分成熟,非常典雅和生动。象头神窟是独立的,有一条小路从拉尼衮帕通向那里,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个窟保存较好。
所有的洞窟都不大,顺着岩石的走势开凿而成。洞窟之间满布着动物、人和神的形象,这些雕刻显示了早期阶段奥里萨艺术家的喜好,展示出强烈的、活泼的民间元素。
帱里
布巴内斯瓦尔 向南8公里,达亚河边的帱里山丘顶部,岩石露出地表。就是在这里,据说阿育王完成了从征服者到佛教徒的转变。在这座小山脚下,人们可以看到石刻阿育王诏书和公元前260年用一块巨大岩石雕凿出来的大象的前部。帱里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地位,是由于70年代初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佛教和平塔,通常被人们称作祥地 堵波。1972年重建的古老的达瓦莱希沃尔神庙也位于这座山顶。
西素帕勒格勒赫 Sisupalgarh
距离 布巴内斯瓦尔 的林迦拉贾神庙只有2公里的地方是西素帕勒格勒赫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世纪的这些遗址,显示了即便是在那么久远的年代,这里就已经有了防御坚固的城市,并且证实了奥里萨文明有着非常古老的根基。
黑拉普尔
黑拉普尔有一座11世纪的64个女瑜伽修行者的无顶庙宇。这座庙宇在奥里萨邦位居第二,是印度四座这样独特的庙宇中的一座。
普里 Puri
普里是印度著名的四大宗教中心之一,被认为是 札格纳特 神的居所。根据传说,普里曾经一度是座森林繁茂的小山,萨巴拉斯人居住在这里(属于原始南方语系的前雅利安和达罗毗荼部族)。普里的阳光沙滩是世界上最好的沙滩之一。
札格纳特神庙 Jagannath Temple, Puri
位于普里的 札格纳特 (宇宙之神)神庙是印度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人们认为它是神的位于北南东西四方的居所之一。现存的神庙建于12世纪,代替了被认为建于10世纪的主体结构。高214英尺(65公尺)神庙的塔尖俯瞰着周围的乡村。这种视觉上的优势成为一种象征:这座神庙统治着普里城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座巨大神庙整体建筑的每一边长度为650英尺,被一道20英尺高的墙包围着。在那道墙里面就是一座城市。这里有6,000名神庙仆人,一座神庙厨房,每天向10,000人提供饭食(在节日里超过25,000人),和一位奥里萨宗教生活中心的主神。札格纳特神庙真正是世界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机构。
直到前不久,几乎整座庙宇还都涂着白灰,有时被外国水手称作“白塔”。这样一座重要的庙宇却有着朴素的外观,这使得学者们迷惑不解,因为奥里萨的庙宇通常都装潢华丽。1975年考古学家们发现,涂上的那层白灰是一层用以保护装饰华丽的雕像的保护层。它的下面是十分华丽的装饰性雕刻。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Konark Sun Temple
这座庙宇庄严地屹立在 孟加拉湾 广阔的沙原上,代表那一时代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工艺,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将其描述为:“人的语言被石的语言击败”。这个奉献给太阳神的13世纪的建筑奇迹宏伟壮丽,它那巨大的面积,以及描绘出生活的各种变化节律的辉煌雕塑的和谐一致,皆享有盛誉。
这座庙又被称作“黑塔”,它默默地见证着奥里萨的建筑达到巅峰的时代。著名印度学家和艺术史家E·B·哈维尔在提到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时描述道:“即使是气势恢宏的古希腊时代的 埃尔金大理石雕 ,在优美的动感和立体感方面也无法超越这些印度的阿基里斯;而与那些雄伟壮观的马匹所显示出的巨大力量与勃勃生机相比,韦罗基奥在威尼斯的那些名作便不值一提。”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已被列入 世界遗产 名录。
该庙是由恒伽国王那罗僧诃修建的。整座庙宇被设计成豪华壮观的战车形状,车身下设有24只装饰极其精美的巨轮,由7匹强健的骏马驾驭,令人联想到这座庙宇就是一辆太阳神的战车。科纳拉克骏马代表戒律、力量和发展。在建筑方面,该庙由一座圣殿构成。圣殿上有一个曲线窗花格的尖顶,现已缺损,还有一座门廊。其特点是金字塔形的顶部,它充分显示了羯陵伽建筑风格,包括所有引人注目的细部。门廊前部是一座雕刻装饰的舞厅。尽管主殿已成废墟,但舞厅和观众厅还是完整无损。
据说那罗僧诃国王将12年的税收都用于建筑该庙,经过1,200名建筑师和能工巧匠的不懈工作才将其完成。建庙时使用了3种石料:红土石、肯多利石和黑绿泥石。红土石用于地基,肯多利石用于庙墙和其上的雕像,而黑绿泥石用于门侧柱和太阳神像。
装饰庙宇的雕像种类繁多,例如既有行进中的军队和器乐伴奏的舞会等场面,又有众神、鸟兽、花卉图案以及其它各种雕塑。庙中布满表现性爱的形象,带来了审美愉悦和崇高神圣感的完美结合。庙宇的三个侧面有 太阳神雕像 ,即狮面象身兽、大象和马匹的雕像,它们使整座庙宇的景观更加美不胜收。
印度考古局建立了一个太阳庙博物馆,展出许多这座庙宇所珍藏的雕像。
科纳拉克坐落在木麻黄种植园充满神秘魅力的自然环境中,与 布巴内斯瓦尔 和普里一起,构成了 奥里萨 寺庙建筑的最佳 金三角 组合。科纳拉克海滩拥有壮丽的日落景观,令旅游者目迷心醉。从阳光照耀的海滩到这座建筑奇观,科纳拉克有许多景点可供游览。
喀塔克
喀塔克为奥里萨邦的前首府,是该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该市位于北部的 默哈讷迪河 与南部的卡塔乔迪河交汇形成的三角洲的顶端。拉特纳吉里—乌达亚吉里—拉利塔吉里景区与喀塔克毗邻。
拉特纳吉里
拉特纳吉里位于贾贾普尔区比鲁巴河谷,是著名的佛学中心。与该村相邻的那座同名的小山中有着丰富的佛教古迹。经过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拉特纳吉里至少从 笈多王朝 国王那罗僧诃·笈多统治时期(公元6世纪前半叶)就已成为佛教中心。
最初,这是一个重要的 大乘佛教 中心。在公元8-9世纪期间,它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佛教密宗或曰 金刚乘 艺术和哲学中心。据认为,拉特纳吉里大学对公元10世纪密教时轮乘的兴起发挥过重要作用。拉特纳吉里大学是昔日三所古老的佛教大学之一。当中国唐代高僧 玄奘 于公元639年访问这所大学时,它成为主要的佛教中心至少已有200年的历史。
在拉特纳吉里宏伟的佛教遗址上有一座宏大的砖寺,它设有美丽的大门、内殿,内有巨型佛像的圣殿,以及大量的佛教雕像。当地还有一座小些的寺庙,内设一座石殿,几处砖龛,还有一座大佛塔,四周环绕着许多小佛塔。
乌达亚吉里
乌达亚吉里位于贾贾普尔区,是奥里萨最大的佛教景区。最近的考古发掘发现,该地寺庙古时的名称为摩塔婆大寺,遂使其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公元7世纪到12世纪是这里的佛教繁荣时期。考古发掘还发现了一座砖寺,内有大量佛教雕像。整个发掘现场位于一座大山的山麓,这座山便成为它的庄严背景。乌达亚吉里的这些考古遗址包括一座砖塔,两座砖寺,一个带有铭文的美丽的楼梯石井,以及位于后山顶上的石刻雕像。发掘出的以及正在发掘的大量雕像,均属于佛教的万神殿,由众菩萨像和众禅那佛像构成。虽然该地紧邻拉特纳吉里(大约相距5公里),乌达亚吉里却没有多少金刚乘的雕像。
拉利塔吉里
拉利塔吉里虽然最近才发掘出来,却是此地最早盛行佛教的地方,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这里有一座宏大的砖寺和神庙山遗址,一座小山顶上分布有几座佛塔和一座经过改良的石塔。
阿马拉瓦蒂和那伽尔朱纳康达
这两个地方都是佛教遗址。在阿马拉瓦蒂,在萨陀伐诃那王朝时期产生影响的佛教遗迹包括不少宏伟的雕刻、神庙、庙宇、壁画和镶板。在那伽尔朱纳康达,发掘出的佛教遗迹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2-3世纪。
奥里萨邦海滩
奥里萨邦绵长的滨海区拥有全世界最美的白色沙滩。浦那 海滩 是无数朝拜者的主要集合地,使这里成为印度主要宗教圣地海滩点之一。 海滩度假村 昌迪普尔是深受海滩热爱者喜爱的另一个海滨度假胜地。古海港海上高帕尔普尔景色秀美,未经污染,游客们游览奥里萨邦海滩时不容错过。
1、海上高帕尔普尔 - 海上和水上运动爱好者的至爱,有金色海滩,是游泳或闲逛的理想地点。
2、昌迪普尔海滩- 著名的海滩度假区,有独特的海滩,海水在低潮时退却5公里。
3、科纳克(Konark)海滩- 世界著名景点,最精致的太阳神殿所在地。
4、帕拉蒂勃海滩- 印度重要的商业活动海港,有美丽的大海和常青的森林,这里是玛哈纳迪一个巨大的河口,遍布岛屿和溪流,适合潜水,以巴拉戴瓦神殿遗址闻名。
5、浦那海滩- 奥里萨邦金山角三大景点之一,印度四大圣地之一。海滩位于 孟加拉湾 海岸,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之一。
6、巴里海(Balighai)海滩- 四周常绿乔木环绕抱,氛围宁静,设有海龟研究中心。
7、塔拉萨里(Talasari) - 海滩距离迪喀(位于 西孟加拉邦 )8公里,是塔拉萨里最安静的海滩。
考古发现
2500年古城现身印度奥里萨邦
2008年02月15日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发掘出了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遗址。
考古学家称,这座古城的规模比 雅典古城 还要大。
这座古城遗址位于奥里萨邦的 布巴内什瓦尔 附近。古城名为“西苏帕尔加尔”,早在60年前就已经被人们发现。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发掘工作一度中断直到2001年才得以继续。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残留的建筑结构以及不少手工艺品,包括一些陶制的器皿和装饰品的碎片等。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推测,“西苏帕尔加尔”古城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初期,最终于公元四世纪中期消亡。这座古城有四条通道,具有较为完善的城市规划,能够容纳2万居民,这比能容纳1万居民的希腊雅典古城的规模要宏大得多。考古学家表示,“西苏帕尔加尔”古城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城市之一。这个发现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印度奥里萨邦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当时繁荣的文明。
 
推荐文章
阳光的楼房  ·  文学艺术
1 月前
阳光的楼房  ·  奥里萨邦
11 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