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影评
选择在中秋节这一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峰爆》,不得不说我大受震撼,感触颇深。
首先就它的题材而言,我观看过很多的影片,这确实是中国电影鲜少出现的类型,更何况主角是铁道兵,我在观影前甚至从未留意过这样一个伟大的群体,他们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做着艰苦卓绝的工作,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如今我们看到的一条条铁路,一个个工程奇迹,都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用刚毅的精神一点一点建造出来的,所谓的基建狂魔,不过是一群身为平凡人的英雄,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才有了中国现如今繁荣昌盛的模样,在我们的世界里,或许大多数人在面对一条隧道一条铁路的建成时的感受都停留在“哇,好厉害,真不愧是基建狂魔”的层次,而其中的艰难险阻没有人知晓,观看过《峰爆》之后,无疑下一次我在乘坐高铁亦或是动车等等的时候,会多几分敬畏之心。
然后是影片的内容,《峰爆》讲述了一个小县城24小时面对地球地质运动引起的接连的自然灾害的故事,高燃的特效,炸裂的视觉冲击几乎在几分钟之内就将我拉入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之中,从头到尾,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灾难发生,他们的衔接无疑是流畅的,是自然而然的,这也恰恰证明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给我们的重击之时,显得是多么的渺小,而不是因为渺小,就选择放弃,就选择弃16万人的性命于不顾,这大概就是人类虽渺小却强大的原因吧。选科有幸选择了地理这一门学科,看到影片中出现的各种地貌类型,各种专业知识,仿佛也看见了选择地理的意义,我们学习自然,学着战胜自然带给我们的不可抗的灾难,影片中板块的移动致使接二连三的地质灾害,十分的生动真实,地球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影片开头隧道的透水,似乎早就为后面震撼人心的塌方,山体滑坡等埋下了伏笔,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将来会面对什么,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的警醒。影片中的场景都是我平时不曾见到过的,隧道修建工人们几乎暗无天日的劳作,遥感、5G技术的应用,主角测绘的各种数据,都为这部影片的专业性提供了很好的加持,也给了观众一种全然一新的观影体验。
接着是影片中人物的塑造,该部影片中,能叫出名字来的角色很少,剩下的都是消防员、飞行员、医护人员、普通的人民群众,有大人,有孩子,丰富的职业类型,面对灾难时人们不同的反应,让我们从不同视角体会到了这一场地质灾害的可怕之处。主人公洪翼舟及其父亲洪赟兵因为母亲的死产生了近二十年的隔阂,父亲心系国家,为了抢险救灾而没有兼顾小家,致使妻子病重除了还小的孩子无人送医,最后落入水中溺亡,这也成了儿子的心结,所以他怕水,怕回忆起不能救出母亲的无力感,父亲是矛盾的,无疑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他教会了儿子登山、游泳,将退伍的铁道兵的精神传承到了下一代的身上,影片开始时他执意给现金,拿出自己的老人机的场景,充分塑造了他执拗的人物形象,他对儿子是如此的严苛,甚至让他产生了“他一直都不认可我”的想法,儿子痛哭时想伸出却没伸出的抚慰的手,黑暗中默默流下的眼泪,让这对中国式的父子显得矛盾极了,他们会在选择出路时产生分歧,新老思想的碰撞,“经验”论的倒塌,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人们面对事情时也应懂变通才是。洪翼舟是一个善良有大爱的人,他没有选择被救出后乘坐着直升机离开,而是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精神,选择孤身一人去送炸药,“爸,我要做一个很牛的事儿,要是是当年的你,也会选择这么做的”,飞机上冰释前嫌的拥抱,长达20年的隔阂终于消融,父亲为儿子穿上临行前的鞋子,无言之中似乎告诉了我们良多,此刻他们不仅是父亲和儿子,更是铁道兵和新一批基建人员的交接,影片中洪翼舟踩着父亲的肩膀徒手攀岩送炸药的情景,让我明白父亲托举的是新一代的希望,父亲为了大爱舍弃了自己生命,老一代的人们终将逝去,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责任感却将永世长存,其次是洪翼舟与女朋友卢小靳的感情也令人动容,没有卢小靳的那一通电话,或许洪翼舟就永远留在了那个山洞里,是爱,是对新生活的希望让他拼劲最后一丝力量一跃而上了直升飞机,爱情亲情的交织,让这部影片更加多元素化。
再者是影片中的精神内核,为我们很好的展现了中国式的救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方面是修建了长达十年即将竣工的隧道。一方面是16万人民群众的性命。影片中人们产生的矛盾似乎很快就会达成意见的一致。即使是十年的心血在人命关天的灾难面前,最终都化作“哪怕再来一个十年”。这也是中国人民的可爱之处,他们总是以人为先,影片中隧道的工人从一开始坚决的反对,到最后的纷纷妥协表示支持,也是该片中最大的泪点之一,丁雅珺用喇叭喊出的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呼吁,让人情不自禁中泪眼朦胧,数十年的心血在该决策下最终会被炸药毁于一旦,可他们还是选择了救人。“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短短的一句话,却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式救援的力量,让人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时,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们,让人联想到了河南郑州洪灾时,人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坚毅。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温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使命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个人认为,影片中消防官兵,飞行员,山区中的孩子们、乘车前来的游客,形象都是真实立体的,孩子们眼含泪水时唱出了山歌,落入山洞里的游客在黑暗里冻的瑟瑟发抖,却还是相信生的希望。而山那边人们在一刻不停地赶忙救援,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放弃希望的信念感,每一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画面中大量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宏伟磅礴的力量感,配乐和画面的完美结合使人印象深刻。也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最后是影片画面呈现的质感,大山中穿梭的直升飞机,雾蒙蒙的黑暗中沿着山路前往救援的车辆,主人公测量数据时全景图人的渺小与大山的强烈对比,这些精美的构图都让这部影片更加出彩。
综合而言,这部影片值得我十分的推荐,这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次勇敢的突破,中国电影市场需要这样的影片来激发和平年代人们的情感共鸣,需要这样的影片让我们更加了解一些平时不会被关注到的伟大的群体,他们应该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