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肺炎疫情的發展,各大券商針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均作出不同的預測,在對中國經濟情況預測方面,花旗指,疫情發展較市場預期更嚴重,而且傳染期仍未確定,相信目前仍未到達疫情的轉捩點,因此估算肺炎對經濟的衝擊將較2003年的沙士(SARS)時更大,預期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將放緩至3.6%。假設武漢肺炎疫情於3月底受控,加上該行跟蹤的數據,決定將中國首季經濟增長(GDP)預測,由原先估計的按年增長4.8%,調低至增長3.6%,意味全年增速將由原先的5.5%,降至5.3%。
花旗認為,中央將會推出更進取的財政刺激政策,今年財政赤字料會提高到佔GDP約3.5%水平,地方政府的特別債券規模亦會擴大到3.5萬億元人民幣;貨幣政策方面,亦預期會進一步放鬆。該行估計,人民銀行會在第二季及第三季分別減息10個百分點及5個百分點,並會同時在兩季減存款準備金率(RRR)各50點子。
另外,在行業方面,市場公認對交通運輸、餐飲、旅遊觀光三大行業衝擊較大,以大型餐飲業海底撈為例,據該司匡算,僅節前停業9天,其門店房租和員工支出就損失達7億元。有財經界人士更據恒大研究院去年春節7天的全國零售和餐飲行業的銷售額約1萬億元來對照,預估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餐飲和零售春節同期損失有機會高達5,000億元。
交通運輸業跟餐飲業一樣,整個春運40天本來是其最忙的,也是一年中最賺錢的一段,但疫情阻攔了大量的私家車路,也影響到整個交通運輸業,特別是交通運輸業中的客運部分。旅遊觀光企業則暫時只能停業,錯過了行業春節前後的黃金時段,分析雖指有機會影響到節後的清明甚至五一前後的黃金時段,然而,疫情總有結束時,屆時一直累積的交通出遊等需求將有機會恢復,不宜過份悲觀,此階段投資者宜按疫情發展對資產組合作動態部署。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澳門)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已力求所提供數據之可靠及中肯,惟對內容之完整、準確及有效性不作任何形式之保證,亦不構成任何買賣建議,讀者應進行獨立的評估及其他適當的研究,以對內容加以參考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