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低调的警车  ·  mysql递归查询所有子节点·  1 年前    · 
才高八斗的饺子  ·  linux - Understanding ...·  1 年前    · 
文雅的领带  ·  华樾北京_百度百科·  1 年前    · 

发布者: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21 浏览次数: 370


为构建“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南京大学卓越人才培育荣誉计划之“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于近期启动,该项目致力于孕育富有科学素养、具备跨学科理解力和领导才能的未来领军人物,并为拔尖计划 2.0 人才培养改革深化与南大特色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新的探索。


该项目的选拔过程包括学生自主申报、学院组织面试与答疑两个环节。学生首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学术兴趣形成研究课题,提交项目申请书,通过面试与答疑环节,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南京大学卓越人才培育计划之“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项目首期班级成功组建。来自南京大学文、理科各院系的 26 位同学入选首期项目,匡亚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骏教授担任首期班级班主任,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4 22 日,南京大学卓越拔尖班的开班仪式在匡亚明学院隆重举行。开班仪式上,每位同学依次上台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让不同学科的同学都能了解该项目的内容及意义。在王骏老师的启发下,台下的同学也积极 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惑。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观点的交叉融合为各位同学的研究指明了正确道路。于此过程中,学科交叉的优势体现无疑,一个不同的学科就代表一个不同的视角,通过大家热烈的讨论使同学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去继续从事自己的研究。


5 31 日,卓越拔尖班学生在班主任王骏等老师的带领下,赴香港进行了访学。期间与香港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考借鉴教学育人经验,感受独特的自然、人文环节与香港高校的学术氛围。


在香港中文大学,师生一行参访了伍宜孙书院、物理系和化学系。通过访问,了解并体验了香港中文大学特色的“书院制”生活管理方式,讨论两校学生生活管理方式的不同,为未来人才培养方式出谋划策;参观了冷原子、钙钛矿燃料电池研发、量子信息传输、生物物理集群化行为研究等实验室;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图书馆、出版社以及新亚书院的历史建筑。各位同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老师、同学及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探讨各自学科的前沿问题。



卓越拔尖班师生还参访了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浸会大学的教授和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随后大家还参观了利用拓扑规律改变相位以控制声波单方向传播的实验室,钙钛矿燃料电池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植物温室、海洋动植物培养馆以及分析实验室等。在交流与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学术经验,并与当地师生共同探讨未来学术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师生一行来到了本次访问的最后一站——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 来自物理系、数学系、生物系、化学系和系统集成与设计系的教授介绍了各个院系的研究概况,随后,师生分组 参观了物理实验室与生物化学实验室。 观摩了程序控制声波 传播装置、钙钛矿燃料电池实验室、大型冷冻电镜和扫描电镜实验室,生物公共实验室、空气质量研究超级站以及系统集成与设计实验室( ISD )。其中, ISD 实验室则向各位同学展示了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制造的无线充电设备、食品 3D 打印机、超疏水和超亲水材料、太阳光模拟器等。值得一提的是,港科大注重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尝试在本科开设跨学科联培专业、改进师生评价体系,并鼓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尤其是基础学科)的学生共同合作,发挥个人之所长,参与到新兴领域的研究中去。



南京大学“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为学生们搭建了与一流大学和科研团队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次香港交流访问活动,卓越拔尖班的同学们获得了近距离感受香港高水平大学学术氛围的机会,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他们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学术联系,分享了彼此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同时,这次短期学术交流活动还培养了同学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学们也将此次交流活动获得的宝贵学术经验和创新思想带回学校,为南大“大讨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匡亚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