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数据,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人口红利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普查结果显示,全市15-59岁人口为491.2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03.84万人。15-59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43年,比2010年的9.39年提高了1.04年。
再如,人口的素质问题,10年来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从6.9%上升到13.4%。文盲率从10年前的5.22%降至2.93%。
目前,我市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也依然存在。“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兼备,“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双拥。透过数据看现象,许平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金华的“人口红利”之所以还在延长,首先得感谢200多万外来人口的流入,其中青壮劳动力占了绝大部分。不同于刚洗脚上田就进城的父辈,单纯依靠体力谋生,新一代的外来人口有力量、有知识,更有智慧。
“如果说第一次人口红利是人口数量,那么第二次人口红利则是人口质量,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要将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省内有人口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亮出这样的观点。
事实上,在我市众多的互联网5G+智慧工厂,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步阳5G智慧工厂里,各种信息、“神经元”发生着美妙的“化学反应”,机器人敏捷地挥舞着操作臂,快速高效地完成从原料到半成品、成品的全过程生产。
“在这里上班的,都是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他们的任务是操控机器人,原先那种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场景已渐行渐远。”步阳集团管理人员笑言。
随着外来青壮劳动力的大量流入,人口的“新鲜血液”得到补充,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正向效果——大大减缓了我市正在加深的老龄化社会进程。
根据普查结果,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6.02%,比全省平均18.7%要低2.68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比,全省为13.27%,我市为11.59%,也明显低一些。
人口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各县(市、区)人口数量的增长上。普查结果显示,义乌、东阳、永康人口总数分列前3位,分别为1859390人、1087950人、964203人。此外,婺城区以957055人(含金华开发区)列第4位,与永康相差不到1万人。
从各县(市、区)人口增速来看,金义新区(金东区)60.6%、义乌50.7%、东阳35.25%分列前3位。
义乌GDP占比高,经济发达,产业平台众多,创造了大量岗位,是我市人口流入的主阵地,10年间新增62.5万人口。
金义新区紧紧抓住自贸区金义片区这一最大的政策红包和发展机遇,承接周边产业溢出效应,大力推进金义一体化,在人口增速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值得关注的是,与2010年相比,2020年普查结果各县(市、区)人口均为净流入,全部正增长,实现“满堂红”。许平认为,随着我市成为外来人口流入大市,各地或多或少都分享到了这一红利,那种认为兰溪、磐安人口呈净流出的传统观点,“现在看来并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