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开心的柳树  ·  CBETA 線上閱讀·  昨天    · 
爱玩的金鱼  ·  python ...·  1 年前    · 
另类的滑板  ·  TypeScript 元组 | 菜鸟教程·  2 年前    · 

发布者:李小旋 发布时间:2018-11-17 浏览次数: 545

2018 11 16 日,我院成功举办梅庵工作坊第 6 期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我院青年教师于薇博士主讲,李小旋博士主持,特别邀请我院于向东教授担任评议嘉宾。南京艺术学院曲艺老师、我 杨朗博士、姚瑶 博士 及多位研究生到场参与讨论。

“阿育王舍利塔”是早期佛教信仰传入中国的重要媒介,与其有关的视觉表现、物质遗存及历史书写又是中古佛教艺术、宗教史与政治史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话题。南北朝时期,传为印度法王所立的阿育王舍利塔在中国境内不断被发现。与此同时,佛教石窟及造像装饰艺术中大量出现的宝塔纹样常被认定为阿育王舍利塔形象的反映或再现。 于薇博士 尝试从历史书写与艺术史双重角度的观察,来说明 5 6 世纪阿育王舍利的显现及宝塔纹的骤然流行,不只是地区间佛教信仰或艺术风格的流播结果,更可能与南北方政权对作为政治及宗教权威象征物之佛教舍利的争夺有关。这类形象与其说是对现实中建筑形式的再现,不如说是对观念中异域符号的想象,它呈现早期佛教艺术“形象加工”的独特方式及其历史意图,反映了视觉构建与宗教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于薇的报告之后,与会者就图像细节;塔形雕刻的形式及其属性;不同地区的信仰差异和艺术表现的不同特点;宗教与政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