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体脂秤是智商税吗?体脂秤体重秤有啥区别?如何选购体脂秤?

体脂秤是智商税吗?体脂秤体重秤有啥区别?如何选购体脂秤?

10月不减肥,明年徒伤悲。

要看肥不肥,当然也不能光看体重。

科技改变生活,四五年前大家还不知道体脂秤是个啥,现在不少人应该都配备了体脂秤这个工具,尤其是各位健身爱好者和减肥小姐姐。即便还没买,估计也在买的路上了,比如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更新:
2022/07/14 更新云康宝电子秤2款


本文目录:

1、体脂秤是不是智商税产品?
2、体脂秤的原理是什么?
3、体脂秤测得准不准?

更新

家里之前的体脂称测不出体脂了,所以整了2个,一个八极秤,一个四极秤,八极的有手柄稍微复杂些放家里,小的打算放公司。先从四极说起。

Yolanda Mini

之前那轮评测里的体脂秤其实都属于四极,这次我也不打算再把其他的秤都拿过来做一轮对比了,意义不大。体重部分的差异这2款同品牌的对比下来基本一致,偶尔有误差在0.1kg以内。

这一款四极体脂秤和之前测过的其他体脂秤不一样的一个优点在于还可以测心率,静息和运动心率都可测试。此外除了支持连接自家轻牛app之外,也支持华为智慧生活和京东小家app。

天猫链接点击可领30元优惠券,这个价格可以买到可测心率、体脂,一次充电续航近半年的小巧体脂秤还是非常划算的。

Yolanda专业八电极电子秤

但是四电极秤最大的问题在于体脂率是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样本去估算出来的,上一次评测中的体脂数据的差异来源于各家算法和样本数量上的差异。哪家的算法好,哪家的样本够齐全没有污染,这就不好说了。所以想要测得更准就需要更加专业的八电极电子秤。

测试的时候需要握住手柄,手柄上也有四个电极,加上秤上的四个电极,这样可以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完善和准确。

通过蓝牙连接前面提到的轻牛健康手机app,可以查看所有数据,包括变化趋势。

此外还可以生成一个全方位的人体成分分析报告,可以支持打印,类似健身房初次教练给做的那种,细化到了各个部位的肌肉、脂肪含量,最后有个总体的健康评估和体重控制的建议。

从只能测体重到测量和估算体脂状况,到能同时测心率,再到更准确的体脂测算,科技始终都在不断地进步中。选择更准确测量体脂率的八极体脂秤,还是更具性价比的四极体脂秤,就看你的选择了。



1、体脂秤是不是智商税产品?

作为体重秤的升级产品,体脂秤绝对不是智商税产品。

它除了可以秤体重之外,还可以测量脂肪率、肌肉率等参数。对于关注体重、减肥和健康的小伙伴们绝对是有参考价值的。这里主要涉及2个概念。

1、体重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高(m)^2
2、体脂率
体脂率 = 脂肪重量/体重 *100%

一般来说,BMI正常值在20至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但现在看来,传统的BMI指数不是衡量胖瘦的唯一标准了。因为有些人不经常锻炼看着胖但是体重轻,有些人一直健身看着不胖但是体重不轻。这样BMI就不太有效,不能客观的代表胖瘦和健康度。

图片来源网上,侵删

而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20%~25%,男性15%~18%,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相对BMI而言,体脂率是衡量肥胖更加直接准确的依据。(详见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网上,侵删

当然体脂率并不反应体脂的分布位置,例如皮下,内脏,身体各部分的体脂比例。但做肥胖程度的基本判断还是够用的。

2、体脂秤的原理是什么?

测量体脂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水下称重法(hydrodensitometry)、皮折计法(skinfold anthropometry)、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等。更先进和准确的还有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DEXA),计算器断层成像法(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 磁共振 法(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但是成本过高,还有辐射,不适合日常测量。

目前因为BIA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相对准确,是医院、健身房以及家用的体脂秤主要采用的主流测试方式。

BIA的测试原理在于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份,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因为体内电流的通道导体是肌肉,从电流通过的难易度可以知道肌肉的重量,由此去判断脂肪之于体重的比例。


3、体脂秤测得准不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测得准不准?一看体重,二看体脂。

体重简单,我们可以直接上评测。

左一:wonderlab社群购买奶昔时的赠品OKOK秤
左二:香山体脂秤
左三:PICOOC有品体脂秤(非小米有品)
左四:小米体重秤(非体脂)
左五:小米体脂秤
左一
左二
左三
左四
左五,81.55kg,拍摄问题
测试结果:
左一:81.44kg
左二:81.75kg
左三:81.6kg
左四:81.6kg
左五:81.55kg

体重数据偏差较小的是左三四五,PICOOC和小米系列,总体也在一个0.31kg的区间范围内。


再来看体脂部分。(左四为普通体重秤,没有相关数据不计入)

这里每家的标准和数据还都不太一样,举例说明。

(香山的数据维度最简单,其他家数据相对丰富,最丰富的是OKOK秤,15个数据指标,PICOOC和小米接近,9-10个数据指标)

脂肪重量及体脂率:
左一:20.4kg,体脂率25.1%,偏胖,区间17%-27%
左二:20.5kg,体脂率25.1%,偏高,区间不详
左三:19.0kg,体脂率23.3%,标准,区间20.1%-25.1%
左五:21.4kg,体脂率26.3%,偏高,区间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