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解答: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是什么?有何区别?或联系?

解答: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是什么?有何区别?或联系?

‘营养’是个过程,是身体通过摄取食物,经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构建身体的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就是身体在营养过程中最基础和重要的物质,即以食物的形式摄入体内。 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7类,其中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因其在体内的需求量大且作为主要产能物质而被称为,宏量(产能)营养素或三大营养素。

三大营养素经消化后转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被 吸收入血 。一方面经合成代谢构成机体的组成成分,参与修复、更新衰老细胞;另一方面经分解代谢释放化学能(ATP—ADT转化),这些化学能再经转化来用于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能量。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利用构成整个能量代谢过程。在过程中,会给身体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例如脂肪的积累,过度积累造成的肥胖等。

下面依次介绍这三大营养素

1.碳水化合物

化学式C6H12O6,碳氢比2:1和水一样,故称碳水化合物,每g碳水化合物产4Kcal能量,是最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最终在体内生产的物质为co2和水,co2呼出,水排出,因此是最绿色健康的营养素;来源多,各种谷类、薯类、蔬果均含有,是最廉价易得的营养素。

  • 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寡糖、多糖(各类淀粉),人们摄入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形成 血糖 ,运送到全身细胞,用来能量供应。若一时细胞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肝糖原、肌糖原形式),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肝脏可储糖70~120克血糖,超过这个限度的多余的糖即转变为脂肪,这也就是过量摄入碳水能使人发胖的原因。(脂肪即肥肉!)
  • 储存起来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均为储备能量,前者作用是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后者是用来随时供骨骼肌运动时供能。但在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没有补充食物情况,肝糖会消耗完,此时细胞将分解脂肪来供能,而脂肪的10%为甘油,甘油又能转化为糖。
  • 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细胞必须要糖来维持生存,其需求量大,而脑组织的能量消耗均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脑组织对缺氧很是敏感。必要时人体将分泌激素,把人体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肤甚至脏器)摧毁,将其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糖,以维持生存。
  • 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淀粉来源为粮谷类60%~80%,薯类15%~30%,豆类40%~60%。单糖和双糖来源为蔗糖、果糖、甜食、糕点、甜味水果、含糖饮料、蜂蜜等。
  • 减脂需食低碳水食物。

2.脂类

  • 脂类分为脂肪、脂肪酸、类脂。 脂肪 是其一,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占脂类的95%。脂肪过量的囤积会使人发胖,脂肪提供能量,一般在短期饥饿的时候消耗供能。
  • 脂肪的消耗多在有氧运动,肥胖的原因是脂肪的累积,所以为什么说减肥就是减脂,当机体摄入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被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上面已经说过。
  • 人体消耗能量的40%~50%由脂肪提供,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转化成的脂肪,大部分分布在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肾脏周围。
  • 脂肪不能在人体缺氧的条件下提供能量,也就是说,无氧运动不减脂!
  • 提供脂肪的食物: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豆类及坚果类(大豆、花生、核桃、杏仁等),部分动植物油(深海鱼等)提供必需脂肪酸。

3蛋白质

  • 人体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供能,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两类物质供能不足(比如长期不吃饭,或者能量过度消耗时),体内糖原和脂肪的储存大量消耗,将依靠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
  • 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多个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多肽链加工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形状的物质。
  • 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就是对蛋白质不断的积累,受伤时的修复材料等),调节生理功能(各种调节酶,激素,细胞组织等均是蛋白质构成),提供能量(这个功能会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替,所以是蛋白质的必要功能)
  • 蛋白质的搭配应 种属差异大,种类多,各种属同时食用 ,来满足蛋白质内多种氨基酸的补充。
  • 提供蛋白质的食物:鸡蛋(优质蛋白),奶类,母乳,肉类(禽,畜,鱼,鸡肉),《中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出成人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男性65g每天,女性55g每天。

编辑于 2022-02-23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