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皿三昧 第一集制作笔记
本文由 kViN 于2019年4月12号发布于SAKURABLOG
原文地址: https:// blog.sakugabooru.com/20 19/04/12/sarazanmai-production-notes-01/
翻译:我大笑三声哈哈哈、熊猫派、頑張らナイト、Phaedo、rychard
校对:我大笑三声哈哈哈
《皿三昧》的播出,标志着动画界最杰出也最具社会意识的监督之一——几原邦彦,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虽然现在就解开他身上许多有趣的谜团还为时尚早,但我们还是要花时间详细介绍他的团队,以及他们独特的指导方法,并澄清一些关于制作的根深蒂固的误解。
第1话 想联系在一起 却想伪装
分镜:幾原邦彦、武内宣之、松嶌舞夢、柴田勝紀
演出:神保昌登
总作画监督:石川佳代子、川妻智美
作画监督:石川佳代子、西畑あゆみ、高野やよい、小林由美
主要原画:高野やよい、具志堅眞由
原画:武内宣之、松嶌舞夢、西畑あゆみ、柴田勝紀、川妻智美、高野やよい、石川奨士、高野ゆかり、香田知樹、長谷川哲也、川崎愛香、渚三歩、阿部尚人、吉田駒未、松本まみ子、小澤和則、岡田正和、米田紘
动画界中很少有事情能像几原作品的首映一样令人兴奋,几原的作品中也很少有首集能像《皿三昧》一样强烈。他总能够把社会问题抽象出来,并构建一个直指问题核心的寓言,他就是有这种能力,但也很难否认,作为监督,他的职业生涯总是被逼着妥协。而妥协,对于像几原这样忠于梦想的人来说,就意味着麻烦。
他拒绝变更岗位,这导致他离开东映,被迫放弃了正在制作的《美少女战士》。同样的固执——再加上《少女革命》的特许权使用费和附带项目,以及投资人是要恰饭的——让他远离动画界超过十年,直到有机会讲述他真正想要的故事——《回转企鹅罐》。
《企鹅罐》明显删掉了所有的心理描写和叙事线......然而删得不干净,仍有旧思维靠着几原的犹豫留存下来。即使是《少女革命》这样一部奇迹般作品,也是靠着ビーパパス(几原的少革团队,包括幾原邦彦、斋藤千穗、榎戸洋司、長谷川眞也、小黒祐一郎)五个人的努力才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在几原所有的为了自己的志向,不与外界妥协的作品中,《百合熊风暴》是最晦涩的一部。但即使他有时被批评“令人费解”,追他的其他作品还是非常欢乐的。只要无视他神秘的伏笔和抽象的意象,几原其实是一位很幽默的监督,总能让角色的情绪绝妙地爆发出来。
他的作品就好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即使你不知道歌词是哪种语言,曲调是什么形式,你还是很喜欢听。然而,《百合熊风暴》不得不剥离他作品常有的,以上这些特征——除了毛茸茸的露露——来为他要揭露的信息留下足够的时间。
而且,当《百合熊岚》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又出现了其他掣肘。相撞的档期和其它工作室的变故,让几原无法拉自己天赋秉异的朋友们来帮忙,所以制作感觉就像突然刹了车。即使就我个人而言,《百合熊岚》强大的结局还是证明了几原团队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仍然很高兴告诉大家《皿三昧》的制作能量至少要比前作高上一个数量级。
当然,几原能否优雅地维持整个11集的制作水平还仍未可知;我也不能保证他的团队可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保持这种旺盛的活力,即使我知道他们的制作进度十分健康。但就在此刻,让我们一起庆祝第一集的成功,因为几原毫无束缚的表演可不是能轻易体验到的。
对《皿三昧》赞扬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告一段落,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部动画的第一集。如果你现在对于第一集中的种种到底想暗示什么感到困惑,也不明白整体来看这些事件意义何在,那我只能说,其他所有人——甚至包括这部作品的部分制作者们——跟你都是一样的感受。
但其实几原不按常理出牌的特点,有时候是被过分夸大的,尤其在《皿三昧》这种播出前主旨就广为人知的作品中,其实并不会有什么骚操作。然而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对这部作品将来的剧情走向有清晰的了解的话,那么这个人要么是时空旅行者,要么是几原本人乔装的。
针对剧情的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隐喻和微小的细节,我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当然我的猜测很可能是错误的(也有可能是过度解读等等),但我认为在此之前应该在宏观上对这部动画进行一个说明。
由于作品前三集背后的文化背景并不是所有人都非常了解,加之最近一位核心制作成员也建议大家看完动画的前四集再加以评价,我会尽量避免在目前进行过多的解读。
所以,让我们聚焦于《皿三昧》的制作团队,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几原(和他们自己)的想法塑造成这场爽翻天的盛宴的。要是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皿三昧》的制作和剧情一样神秘而魔幻。几原老贼,真有你的。
你很可能已经知道分镜在动画制作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画分镜这一步中,脚本里模糊的评注和具体的指示,变成了可视的,描述每一个镜头及镜头间变化的“小格”。当然分镜里也包含了对原画具体要怎么画的注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某一集的分镜,最好同时担任那一集的演出,这样才能把分镜中的想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当一集动画只由一个人的想法凝结而成,思路传递的连续性就有了保证,一个粗糙的点子可以在生根发芽的同时准确保留其原意。当然艺术没有绝对的正确,有一些团队选择把分镜和演出分开,甚至把一集分成A,B part分别制作,来加快动画的整体制作速度。
但到了几原这里,第一集的分镜却由四个不同的人负责,这并不是因为排班时间紧(分镜被分为多块通常是因为时间紧迫),而是他自己的决定。几原在《少女革命》以后的作品中采用的制作模式极为特殊,就好像他一当上监督,趣味性和破坏性就达到了顶峰。
他是少有的任何事情都想参与的监督,所以对于其他制作者来说,要么和他的工作产生共鸣,与他共事就成了令人着迷的经历;要么完全不来电,合作变成彻底的折磨。这也是为什么在他的制作团队中,有些人可以追随他几十年,有些人却在合作一次后敬而远之。
在《皿三昧》中,几原参与编写了整部作品的剧本,并一直有画零零碎碎的分镜,还几乎每周都把其他事情交给自己信任的核心团队。大多数监督力求对作品有整体上的把控,是为了保证作品的一致性,而几原则是为了…让他的影子蔓延到他作品的各个角落。
尽管这种不寻常的制作方式能够保证留下几原的痕迹,我仍然要补充一下,这并不代表你无法从作品中感受到其他几位演出的个人风格。本集那无可挑剔的开头片段,毫无疑问是武内宣之的杰作,我们之前就曾多次介绍过他,在这一集中,他不仅负责了部分分镜,同时还担任了原画。
几原的徒弟,夸张演出的专家柴田勝紀做了同样重要的贡献,他们和导师一起负责了OP的分镜演出,也在第一集里画了原画,而且他很可能负责了这段看起来像2DFX模型一样精美的片段的分镜和原画。
顺便补充一下,由于几原负责了许多场景的制作(比如欲望提取,在欲望领域的旅途,尬歌尬舞等等),我并不知道——也享受于不知道——哪些素材,会像子供向动画里的变身桥段一样,在每一集中被重复使用。你可以把几原从东映踢出去,但你永远无法从几原上抹掉东映的影子。
说到几原,他似乎负责了这集大部分常规内容的分镜,然而到了他手里,这部分就变得不常规了。尽管大家对在欲望领域里发生的剧情感到极其兴奋是合情合理的,要我说这集最疯狂的部分是 矢逆一稀 和 久慈悠 被变成河童的这段。
肆无忌惮的快节奏,用超现实主义冷笑话来表现他们遇到的突发事件,加上世界上最具风格特点的“尻子玉榨取”,真是太TM的几原了,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他的个人风格鲜明到这个地步。作为一个桀骜不驯的监督,几原以“拼命努力着说服那些被剥夺了权力的观众们,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而闻名,不过,我们不要忘了,他也是个搞笑的怪人。
最后一个参与分镜工作的,是我们在本季动画前瞻中提到过的松嶌舞夢,她是几原最近培养的一个刚开始担任演出的新人。尽管除了原画以及一份画背景的临时工作外,她没有任何演出经验,松嶌舞夢还是被任命为副监督,并且负责了第一集分镜的重要部分。
考虑到 柴田勝紀 在《回转企鹅罐》里担任的类似的职位,我们再一次看到,几原是如何用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给身边的新人打上自己的印记。尽管这听上去对新人不太友好,这种方法其实是互惠互利的!不过现在去评价松嶌舞夢的工作显然太早了,但是我很期待她能够胜任这部作品里更多的工作,也期待能够看到她在这个作品之外的成长。
我想再来谈点别的——松嶌舞夢的履历,如果粉丝现在去作画Wiki或者アニメスタッフデータベース查她,就会发现在Ordet创立后,她就突然作为一位羽翼丰满的动画制作者出现了。
考虑到她大阪人的出身以及这个可疑的时间点,我确信她是00年代末,从京都动画的大阪分社离职的员工中的一员,在这之后她可能换了一个新的艺名,对于那些从全职工作所在的公司辞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操作。
(Ordet 08年创立,松嶌舞夢 10年作为第二原画从Ordet出道,我确信KViN是眼瞎了。——译者注)
要想证实这个理论,就必须看看她之后几年的职业生涯。当她开始离开那位我不想说名字的监督(883)后——每一位曾和那位监督共同工作的人都是这么选择的——松岛就经常与前京都动画的工作人员合作,甚至包括那些与Ordet工作室无关的人;她参与了高雄统子在《偶像大师》中的工作;参与了一些外包给了LidenFilms的单集,那里也有很多前京都动画的员工;在这个人脉决定一切的业界,还有许多其他例子都说明了这不是巧合。
(这就是巧合,Ordet 从一开始就和 A-1 有合作,11年又和 松浦裕晓 的三次元以及Trigger合并成 ULTRA SUPER PICTURES,12年松浦裕晓创立 LidenFilms,而16年883辞职,Ordet的社长也变成了 松浦裕晓,所以 松嶌舞夢 离开 Ordet 后给 A-1 和LidenFilms打工再正常不过。恰巧京都动画退社员工现在最密集的就是 A-1(松尾佑辅、小松麻美、高雄统子、村山正直、大藤佐惠子、中山直哉)和 LidenFilms 京都工作室(坂本一也、太田里香、佐川遥、中川裕佳子)她和这些人有交集并不能说明什么。——译者注)
我不确定几原团队是怎么发掘出她的(也许是因为她在《百合熊风暴》中为Lapintrack画了一集原画?)不管怎么样,她肯定有很好的动画基础,以及在一家要求新人拥有做监督的野心的工作室里,锻炼出的良好心态。希望这点可以让她做好与业界最狂野的监督一起工作的准备!
- 作画(演助志望を含む)
我们曾经对几原神秘的演出方式感到无所适从,但在《皿三昧》中,制作者的身份成为了最令人困惑的地方,所以对于这点应该尽快说明。首先要澄清一点,把《皿三昧》的全部功劳归到MAPPA头上是很容易理解的:他们首先透露了几原的这个新企划,他们比其他参与制作的公司更大也更知名。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 凑巧 制作了像《冰上的尤里》这样标志了动画新的表现形式的知名作品。考虑到这一点,感谢他们制作了几原的这部新作品,又一次试图敏锐地挖掘社会的痛点,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真相是“不完全对”,甚至是“完全相反”。
一个被忽视的关键角色是Lapintrack工作室,几原的动画制作新基地。要弄清其起源就必须回溯到2010年。经过和节操社长期却有些疏远的关系,几原开始想要将他所有的想法付诸实践——也就是搬上电视银幕——为此他去了Brains Base,在当时这是个人才济济的工作室。结果是完美的:几原十二年后的第一部动画企划《回转企鹅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个成功离不开Brain Base拉来的几原的老熟人们和一些有前途的新人们。
然而,没有什么能比动画产业更脆弱,Brains Base这个创作者的乌托邦,也随着几位主创开始自己的新冒险而分崩离析。尽管公司到今天仍然运行良好,也留下了像后藤圭二这样的著名监督,但一些富有创造力的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离开确实改变了工作室。
这意味着如果几原想要自己周围的人,都像《回转企鹅罐》的制作团队那样理解他,就必须找一个新的团队。由Brains Base的前成员于2014年建立的Lapintrack可以说是为几原邦彦量身打造的:尽管为了生存也做一些外包工作,但他们迄今为止仅有的两个大型企划就是《百合熊风暴》和《皿三昧》。
他们在《百合熊风暴》中协力制作的5集受到了广泛的表扬,而《皿三昧》中他们直接成为了两家动画制作公司之一,并肯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在募集新成员前,他们只是一个有七名全职员工的小公司,Lapintrack很快成为了几原创作过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你对动画幕后的琐事不感兴趣,你多半会无视我之前说的种种,然后把《皿三昧》看做MAPPA的作品。毕竟一家像Lapintrack一样的小工作室能掀起什么风浪?
尽管因为本集的两个制作进行都是新人,我也不能100%确定,但从staff名单来看,本作的op、ed和第一集都是由Lapintrack制作的。而且下一集是几原的好兄弟做演出,所以第二集大概也是由聚集了他许多好友的Lapintrack负责。截至目前,Lapintrack——而不是MAPPA——才是主导制作的那个。
另外当我们讨论一部几原作品的决策层时,经常会忽视内海照子肱骨般的存在。她在Brains Base做制作进行时就一点点朝剧本的方向发展了,并毫不犹疑地在Lapintrack独立之日入伙一同冒险。没过几年她就成为了工作室的招牌以及几原信任的伙伴。
内海在《皿三昧》中担任系列构成和脚本,但她的工作范围还从剧中插曲的作词,延伸到模型的搭建。如果她的这次冒险都不算成功,那我真不知道什么算了。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就是想表达,虽然我不赞成把一部作品的功劳颁给公司而不是个人,但如果你因《皿三昧》的闪耀去赞美Lapintrack,你至少离事实更近了一步。
MAPPA的回合会来的,他们同样负责了一些单集的制作,但把别人的创意归功于MAPPA身上就不对了。我不是想喷那些曾认为这部作品是MAPPA主导的人,但至少在向他人传播这样错误的事实之前,拜托花点功夫搞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澄清了谣言之后,我这篇并没有涵盖太多制作幕后的长篇大论就算是结束了。如果让你不爽了,就去喷几原吧…开个玩笑,还是别这么干。因为确实有很多人在一直攻击骚扰着动画的监督们,而我的本意就是填补上粉丝与创作者们的信息差。废话少说,《皿三昧》是部有趣的作品,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