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哥布林杀手》到底做错了什么?

《哥布林杀手》到底做错了什么?

《哥布林杀手》到底哪里做坏了?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

这个回答中已经写过了,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故事很好,但是设定不足以承载第二卷。

实际上有用的话只说这一句也就足够了。再往下说,无非是用废话堆坼一点 令人信服的 详细解释。

可是如果这篇文章写不够一千字会比较麻烦,所以我就简单说说。

上面那句话看懂了的已经不用看了,下面都是废话,给我点个赞就行了,这个赞还挺重要的,基本上吧。


首先《哥布林杀手》的设定实际上基本没有动脑子,这一点光看标题就知道:哥布林——杀手,哥布林杀手。一个一开始没有灵魂的角色,全部的存在意义就是杀哥布林。

当然啦,在轻小说中,这种角色非常常见,就举个简单的例子,隔壁青春野狼第四卷的那个丰滨和香——我很想举基友的例子,毕竟我猜大多数“二次元”都没看过青春野狼的小说——她的全部存在意义是扮演一个姐控偶像,来过渡《青春野狼》第六卷之前的全部垃圾剧情。

而在《哥布林杀手》中,这样的角色随处可见,不仅仅是主人公本人,包括店员,奶牛妹,甚至神官,他们在第一卷中的所作所为实质上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其中就以哥布林杀手本人最为明显:店员是为了发布任务,奶牛妹是扮演青梅竹马(以及大胸脯),神官则是一般圣母,至于哥布林杀手——就是哥布林杀手。

在某些场合我们把这个称之为“脸谱化”,现如今,有些人说这是“特色”,可是作者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特色”!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哥布林杀手”也是人,也拥有人类的感情,这种手段不可说不成功,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在动画中其杀伐果决的形象。

当然,人们会认为哥布林杀手本人十分帅气,因为英雄是不需要感情的,他只要战斗胜利,就是英雄。


可是,不,他不是英雄,英雄,也就是勇者,活跃在间幕中。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哥布林杀手是英雄”的错觉?这是因为本书的 格局太小

第一卷结局,哥布林杀手摘下头盔的时候,我就明白了,这本书应当是一卷结束的作品,结果就像大部分可悲的轻小说从业者一样,作者写下了《哥布林杀手2》,我并非认为这种选择是一种坏事,何况最近的哥杀8销量十分紧俏。

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正确的,群众的选择往往并不意味着正确,而是“有趣”,群众喜欢有趣的作品,而《哥杀》也确实有趣。

但另一方面,在有趣之外,必须有人指出——《哥杀》在第一卷中的设定过于简单,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不管是登场的敌人还是友军都十分刻意,其结果就是,在这个束手束脚的主题下,这个故事本身是荒诞可笑的。


一味地描写哥布林的危险程度,而对高级魔族的威胁一带而过。

一味地强调事先准备的重要性,而将精英冒险者描述的不堪一击。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那种”哥布林,那么人类早就应该灭绝了!

快速繁殖,全员皆兵,团结一致,耗费低廉。这种生物在现实世界就能够找到。

——蟑螂。

呸。


你问我喜欢《哥布林杀手》吗?我认为还可以,作为一本轻小说,我喜欢它在第一卷的情节,但是不得不说,作者在后面几卷的尝试——我是指他试图告诉读者,这个主人公是有人格的——实际上是较为失败的,我不想看什么人格什么恋爱,我想看他杀哥布林。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本“还过得去”的小说,毕竟在这方面,web轻小说一直处于一个“谁比谁更垃圾”的状态,在那本《田中》推出文库本之前我会保留意见。

那么,《哥布林杀手》到底做错了什么?

多简单的问题啊,它的错误在于,动画化。

火爆,被盯上,被黑,这个过程在各个领域都有发生,但是在acg领域?zzzq,媚宅,真实性,这三个话题永远不缺乏二次元的关注与喜爱。我在很多年前读第一卷的时候只觉得“这本书不错,如果一卷完结就更不错了。”可现如今,人们的目光总是盯着那些设定上的bug,或者是不说出来就没人懂的隐喻。

可是——作者要次饭的,动画化是必然的,被牵扯到无可奈何的争执当中也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这本书,我想说的就这些。

“一件事如果总要深入挖掘,在当中找到一丁点能够给自己论点证明的要素……”
笑活子把手机甩到桌子上的小说堆里。
“……那还不如把时间浪费在论文和本子里面。”
编辑于 2018-10-26 17:38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